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鼻内镜手术患者154例的护理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873次

    作者:周燕苓

        【摘要】  我科2003年11月~2005年7月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和(或)鼻息肉148例、上颌窦囊肿4例、鼻腔乳头状瘤2例。本文简述了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部疾病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介绍了手术护理要点,强调了术后病情观察的重要性。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护理

          鼻息肉和鼻窦炎是鼻科常见病,手术后症状不改善或病变复发已成为颇为棘手的问题,一直为鼻科医务人员关注。随着鼻内镜的临床应用,给鼻科带来了全新的局面,它的出现使鼻部解剖、生理得到重新认识,既往存在的误区被纠正,由此产生的新手术方式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具有组织损伤小、良好保存鼻腔生理功能、复发率低的优点,是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的一次飞跃。我科2003年11月~2005年7月对154例鼻腔鼻窦疾病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4例,男98例,女56例,年龄15~76岁,其中鼻窦炎和(或)鼻息肉148例,上颌窦囊肿4例,鼻腔乳头状瘤2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鼻部疾病多为一种慢性病,患者对治疗往往丧失信心,对疾病的治愈也产生疑虑,加之鼻内镜手术属新开展的技术,患者对新疗法缺乏认识,对疾病的预后有顾虑,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忧虑,有的甚至产生消极情绪。针对这些现象,为取得患者的合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成功,术前应首先向患者说明新手术方法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通过耐心提示和启发、病友的现身说法等手段,使其解除心理负担,主动接受手术治疗。

      2.1.2  术前准备  说明原因并做好相关辅助检查,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术前准备。特别是血常规、出凝血时间、鼻窦CT等检查。术前1天备皮、剪鼻毛、洗头、洗澡,术前晚保持足够睡眠,必要时口服安定。术前按医嘱给予阿托品、鲁米那钠肌肉注射,并把鼻窦CT片带入手术室,供医生术中参考。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1)全麻术后未清醒病人给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局麻术后病人取半卧位,以减轻头面部的充血和肿胀,减少不适。(2)术后48h内可行鼻额部冷敷,以减轻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组织肿胀、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可起到减轻鼻部渗血,有效控制疼痛的目的[1]。(3)术后由于鼻腔堵塞,需张口呼吸,嘱患者多饮水,湿润口咽部、补充水分等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及不适感,对疼痛明显者,可服用镇痛药(如瑞普乐等)。(4)加强口腔护理,预防伤口感染。

      2.2.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3日内可有吸收热,如持续发热或高热提示伤口感染或发生并发症,全身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控制炎症,预防颅内感染发生。

      2.2.3  伤口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1)术后给予温凉的半流质饮食,避免过热、过硬及刺激性强的食物,减少出血因素。(2)患者术毕回病房,取弯盘于床头,嘱其将口内分泌物吐在弯盘中,以便较准确地估计出血量。注意检查咽后壁有无新鲜血液流出,如有频繁吞咽动作,反复从口中吐出血液或血凝块,或前鼻孔有持续血液滴出,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医生行鼻腔填塞止血,加速止血药物的输入并经常巡视,避免大出血导致休克。(3)嘱患者勿大声说话,不要挤压鼻部,注意鼻腔填塞物固定,若鼻腔填塞物自后鼻孔脱出,可沿软腭游离缘水平剪断,切忌随意拉出。告知当有打喷嚏感觉时,应立即张口呼吸或用手指按压人中穴,以免填塞物松动脱出引起出血[2]。

      2.2.4  注意观察眼部情况  严密观察有无眶内血肿、眼球移位或眼球内转障碍、复视或视力下降等症状,若发现上述症状常为术中损伤纸样板所致,损伤纸样板引起眶内感染可导致视神经炎,引起失明[3]。因此,发现纸样板损伤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患者发生纸样板损伤1例,经及时松解鼻腔堵塞物、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等处理而痊愈。

      2.2.5  注意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的发生  脑脊液鼻漏是鼻内镜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常为术中损伤硬脑膜所致。如发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病例未发生此并发症。

      3  出院指导

      3.1  健康指导  嘱患者注意鼻腔卫生,加强体质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勿过度劳累,避免感冒,尽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3.2  用药指导  出院后注意按时使用滴鼻剂,防止粘连,滴鼻时方法要正确,使药物能充分进入鼻窦,发挥药效。

      3.3  按时复查  向患者说明鼻内镜术后复查及定时清洗鼻腔的重要性,出院后定期随访半年以上,3个月内一般1~2周复诊1次,3个月后每月复诊1次,尤其术后1个月内应在鼻内镜下清除鼻腔内痂皮,保持鼻腔清洁,促进黏膜上皮生长,恢复鼻窦功能。

      【参考文献】

      1  郭育华,黄幼凤.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原医刊,2005,32(4):64.

      2  汤如霞.186例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福建医药杂志,2004,26(6):212-213.

      3  曾春荣,李丰德.鼻内窥镜手术的并发症及预防.海南医学杂志,2005,16(9):146.

      作者单位: 570311 海南海口,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耳鼻喉科

    ↑上一篇:鼻-鼻窦淋巴瘤临床探讨
    ↓下一篇:鼻内镜手术126例围手术期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