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鼻内镜手术126例围手术期护理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874次

     作者:施卫英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实施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重要手段,但术后护理随访及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科2004年1月~2005年1月实施鼻内镜手术126例,通过采取严格的专科护理措施,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总结了126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74例,女52例,年龄14~83岁。其中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Ⅰ型9例,Ⅱ型62例,Ⅲ型55例。Ⅲ型中双侧鼻息肉摘除35例,单侧鼻息肉摘除20例,伴有鼻中隔偏曲5例,均采用局麻。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详细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请一些同类手术后的患者做现身说教,使患者对手术的目的、安全性以及如何配合手术及术后情况有形象的了解,使患者在术前有心理上的适应过程。

      2.2  术前准备  术前3天予洁霉素滴鼻。术前日剪鼻毛,注意在额镜下认真清理鼻腔和修剪鼻毛,由于鼻内镜下的鼻腔手术照明充分,视野广阔,远近景均十分清楚,加之镜子本身的放大作用,如鼻毛未去除干净,可直接影响视野。术晨肌注术前针。

      2.3  行为指导  术前指导患者经口呼吸,以适应术后双鼻腔填塞的情况。注意预防感冒,以免引起手术感染及术中、术后打喷嚏。注意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

      2.4  协助患者做好各项辅助检查  术前应做全身系统检查,包括血常规、胸部摄片、肝肾功能、血压及心电图、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CT等检查。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  术后取半卧位,以利鼻腔引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舒适感,以利于术后恢复。

      3.2  出血的观察  术后严密观察鼻腔分泌物的性质、量,注意有无活动性出血。术后少量出血属正常现象,患者可用软纸擦净,如渗血向后流入口腔应吐出勿咽下,防止患者将血咽下掩盖出血倾向或误吸入气管。患者不应用力擤鼻、打喷嚏,排便困难时给予缓泻剂,高血压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3.3  脑脊液鼻漏的观察护理  注意观察鼻腔有无无色透明液体流出,若液体滴在纱布上,血液外有淡黄色的浸渍圈,应考虑脑脊液鼻漏可能,并行分泌物脑脊液常规检查。一旦确诊应绝对卧床1~4周,取半卧位;禁止滴药、冲洗、填塞;加强抗感染治疗;严重者行修补术。

      3.4  感染的观察护理  术后鼻腔填塞金霉素藻巴钙,渗血、渗液及经口呼吸容易造成感染,禁止随意牵拉填塞物,告诉患者掉出的填塞物不能塞入鼻腔,以免引起感染。填塞物一般24h后取出。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7天。术后1周内每天或隔天清理鼻腔血块及分泌物,用洁霉素、石蜡油滴鼻液滴鼻,确保鼻腔与各鼻窦口通畅。

      3.5  视神经损伤的观察护理  患者清醒后检查眼周皮下有无渗血,瞳孔大小变化,视力及视野,眼球运动,通过对光反射对视神经功能进行判断。动态观察视力恢复情况,与术前进行比较并将观察情况准确记录在护理病历中。

      3.6  术后鼻腔用药  为减少术后鼻腔结痂、中鼻道粘连、上颌窦口封闭,应促进分泌物排出及黏膜炎症、水肿消退。常规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为冲洗液冲洗,每日2次。

      3.7  康复指导  术后第1天患者进温流质饮食,第2天即可进半流质饮食直至正常饮食,告诉患者勿用力擤鼻。术后数日避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以免诱发血压升高和术后出血。术腔上皮化约需1个月,在此期间鼻腔有结痂和少许分泌物属正常现象。出院后定期复诊,以清理术腔防止术腔黏膜闭塞。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鼻腔冲洗器,自行配制盐水定期冲洗,以利鼻腔鼻窦黏膜功能恢复。按需要坚持局部用药,从而降低鼻病复发率。

      4  小结

      鼻内镜手术是鼻部手术中痛苦相对少、创伤相对小、比较安全可靠的手术,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仍为2%~17%。常见的并发症有脑脊液鼻漏、出血与感染、术后术腔粘连等。通过对126例鼻内镜手术患者的观察,发现术后大多数患者鼻腔填塞纱条,只能经口呼吸,并有切口痛、头痛、溢泪、呕吐陈旧性分泌物等症状,撤纱条后上述症状缓解,但鼻黏膜反应性肿胀使患者觉得鼻塞症状比术前更严重,因此,常出现舒适性差、过度紧张。因此,护士提供精细的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术前为患者提供有关疾病和手术的完整信息,术毕患者回病房后,护士将手术情况及时反馈给患者,加强心理引导,帮助患者适应术后的不适反应。加强巡视,对患者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治疗护理,如术后加强体温、鼻腔分泌物、视力、视野的观察;协助漱口,防止鼻腔逆行性感染;指导滴鼻药的使用方法;对出院患者要强调定期复诊和局部用药。总之,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科学护理能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单位: 201103 上海,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

    ↑上一篇:鼻内镜手术患者154例的护理
    ↓下一篇:临床常见眩晕病的诊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