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慢性肥厚性咽炎的微波治疗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937次

    作者:于运红

    【关键词】  慢性肥厚性咽炎

         慢性肥厚性咽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又称慢性粒性咽炎及咽侧炎,病变表现为黏膜及黏膜下较广泛的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组织增生,在黏液腺周围的淋巴组织增生突起,咽后壁上表现为多数颗粒状隆起,呈慢性充血状,有时甚至融合成一片,黏液腺内的炎性渗出物被封闭其中,在淋巴颗粒隆起的顶部形成囊状白点,破溃时可见黄色渗出物。此型咽炎常累及咽侧索淋巴组织,使其增生肥厚,成条索状[1]。患者自觉咽部不适、异物感、空咽阻挡感,有时表现为“恐癌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重者导致神经衰弱。我科采用微波手术治疗仪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3月~2005年8月经门诊确诊为慢性肥厚性咽炎病人126例,男56例,女70例,年龄18~49岁,平均36岁,均经系统保守治疗,如口服中药、润喉片或咽腔局部雾化吸入治疗等,仍有咽部异物感、咽部不适感、痒感等。检查见患者均有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肥大,其中48例患者咽后壁淋巴滤泡互相融合成片,突出于黏膜表面,表面肥厚;32例患者合并咽侧索淋巴组织增生肥厚,呈条索状。

        1.2  方法  采用南京启亚微波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TC微波手术治疗仪,微波圆形探头,用75%的酒精消毒后备用。患者取端坐位,头稍后仰,枕部靠于椅背上固定头位,嘱患者张口平静呼吸,先用1%丁卡因喷咽3次,每次间隔3~5 min,嘱其将多余药液吐出,勿咽下,药量控制在60 mg以下,以免引起丁卡因中毒反应。约15 min后,用压舌板轻压舌体,暴露咽后壁淋巴组织,预先设定脚踏开关控制微波输出,输出功率35~40 W,治疗时间预制范围3~5 s,接触式微波辐射棒圆形探头紧贴增生的淋巴滤泡表面,脚踏开关控制时间,见滤泡表面黏膜发白为止,操作过程中注意勿烧灼过深,以防术后结缔组织受损,瘢痕形成加重病情。对合并咽侧索肥厚者,其条索状组织可不予处理,因其为结缔组织增生,烧灼后局部损伤较重,可加重咽部不适感。对周围较小的淋巴滤泡亦不必处理,尽可能避免损伤正常黏膜组织,以防术后黏膜腺体受损致咽干不适,造成萎缩性咽炎。术后禁食2 h,1周内进温软食物,并予以华素片等药物含化,常规采用庆大霉素8万 u加地塞米松5 mg、蒸馏水5 ml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每日1次,共3~5次,术后咽痛较轻,可持续2~3天,无全身发热及其他全身症状,7~10天内咽后壁烧灼处白膜脱落,黏膜光滑、平整,滤泡消失,患者均述咽部异物感减轻或消失,均无咽干现象。

        2  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1年,患者均述咽部异物感减轻或消失,均无咽干现象,无萎缩性咽炎发生。21例6个月后咽部异物感又出现,复诊见咽部其他部位又有新的淋巴滤泡增生,再次行微波手术烧灼,效果好。术后随诊6个月~1年均无萎缩性咽炎形成,术后亦无咽干不适。术中因未损伤纤维结缔组织层,故均无瘢痕形成。

        3  讨论

        慢性肥厚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在慢性炎症的刺激下,导致咽后壁淋巴滤泡及咽侧索淋巴组织增生肥厚,出现咽部异物感、空咽阻挡感等不适,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重者导致神经衰弱。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往往多方求医问药,均疗效不佳。慢性肥厚性咽炎传统治疗方法较多,以往多选用化学药物烧灼和电凝固法,化学药物因其可流动性易腐蚀周围正常黏膜,且操作时间长,患者多不能耐受,亦难以推广。电凝固法术中产生烟雾及组织烧焦的臭味对患者及手术操作者均有伤害,且易损伤周围正常黏膜及深层组织,目前已很少采用。而采用微波手术治疗慢性咽炎,具有很多优点,微波探头定向发送微波能使病变组织得以受热,内部升温扩展,使病变组织从里到外瞬间同时凝固变白,通过控制输出功率的大小,可控制烧灼深度,作用非常均匀,但温度较低(约60 ℃左右),组织损伤较小,且无炭化,没有焦臭味及烟雾困扰病人和医生,其效果明显优于化学药物烧灼、激光和电凝等物理疗法。该仪器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治疗时间短,无出血、痛苦小,术后反应轻,创面愈合好,尤其适用于年幼或年老体弱者。微波探头较小,烧灼部位准确,系微创操作,且我科烧灼仅限于黏膜层,主要是上皮层,部分黏液腺堵塞者为固有层,保护了正常的黏膜下组织,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但术前亦应慎重选择病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及小儿患者慎用此法,合并慢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术前要除外有茎突过长症、舌骨综合征引起者,需行影像学检查来排除,此外,应排除咽部及食管占位性病变。总之,经严格掌握适应证后,采用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术中尽量保护滤泡周围正常黏膜,对滤泡处勿烧灼过深,使微波治疗主要局限于黏膜层,以减少纤维层损伤,防止瘢痕形成及固有层黏液腺的损伤致术后咽干不适,本组病例术后均无咽干不适及萎缩性咽炎形成。实践证明:微波是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59.

    ↑上一篇:颌面部肿瘤术后急性危重并发症的诊疗
    ↓下一篇:变应性鼻炎治疗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