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鼻腔水蛭3例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954次

    作者:李银元    作者单位:云南省鹤庆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关键词】  鼻腔水蛭

        例1,男,12岁,学生。因右鼻间断出血伴喷嚏2月余,于2005年4月21日来我科就诊。查体:精神佳,鼻中隔、下鼻甲黏膜充血、水肿,有散在性糜烂。于前鼻镜下发现一条黑褐色软绵绵活动的水蛭吸附在鼻道内,用血管钳迅速、准确地夹住水蛭并取出,水蛭长约2?cm。术后予以抗炎、收缩鼻腔黏膜治疗,1周后复查,右鼻腔水肿、充血、糜烂消失。

        例2,女,43岁,农民。因左鼻腔有异物爬痒感伴流涕2月,于2007年6月15日来我科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左鼻腔下鼻甲、中鼻道、鼻中隔黏膜散在充血、水肿。见中鼻道中段有一黑褐色活动异物迅速缩回鼻腔深部。左鼻腔予以丁卡因+麻黄素表麻和收缩,行鼻内镜检查见后鼻腔中鼻甲后端附着一黑褐色水蛭,遂用血管钳取出一长约2.5?cm的活水蛭。右鼻腔检查未见异常。术后1周行鼻内镜检查,见左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消失,未见虫体及虫卵。

        例3,女,48岁,农民。因左鼻腔有异物爬痒感伴喷嚏、涕中带血1月,于2008年5月7日来我科就诊。查体:精神佳,左鼻中隔靠上方距前鼻孔约2?cm处见一2.5?cm长黑褐色、蠕动异物。在直视下用血管钳迅速准确地夹住黑褐色异物并取出,为一长约3.5?cm的水蛭。术后鼻腔滴麻黄素液2~3滴,5?min后在鼻内镜下观察到下鼻甲、下鼻道、中鼻道、鼻中隔有散在黏膜充血、水肿。术后予以庆麻液滴鼻治疗。术后1周复查,鼻腔黏膜未见异常。

        讨  论  水蛭通过前端吸盘吸血生存, 鼻内水蛭因有吸盘吸附于鼻黏膜,多吸附在鼻腔气流较小的鼻腔上方,躯体呈棕褐色,遇刺激即回缩,每当闻到油腻香味时特别活跃,尾部甚至可伸出鼻孔。触之又立即回缩,水蛭吸血时释放抗凝毒素,致凝血时间延长而出血。水蛭活动时患者有鼻腔爬痒感、打喷嚏。

        以上3例均发生在长江中上游的中江、朵美两地,此地区水蛭常见,百姓有喝生水及到池塘游泳的习惯,水中小水蛭易被吸入并吸附在鼻腔黏膜,虫体也可能直接进入鼻腔或消化道,由消化道再进入后鼻腔,最后寄生在鼻腔。

        我们的体会如下:①百姓应改变喝生水的习惯,临床上遇鼻腔有爬痒感时,患者应做鼻腔检查(包括鼻内镜检查);②术前应消除患者的恐慌情绪,取水蛭时应准确迅速地夹住,不应试触之,防止水蛭回缩到鼻腔深处,如遇活动水蛭时用1%丁卡因液喷鼻,麻醉水蛭后再行手术取出;③术后建议行鼻内镜及鼻窦影像检查,确定是否还有水蛭存在;④ 术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是否消失。

     

     

    ↑上一篇:中药止血愈创鼻腔填塞油纱条临床应用
    ↓下一篇:双侧鼻结石并鼻中隔穿孔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