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GE双排螺旋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09  浏览次数:1273次

    在对双排螺旋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发现,很多指标可以作为判断个体是否存在活动性肺结核疾病。可是现如今对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征象转归的研究则显得比较欠缺,需要进行较多的研究[1]。为了探究GE双排螺旋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以我院治愈的6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患者CT征像的转归表现,治疗前后征像差异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3月1~2012年12月1日期间治愈的6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19~67岁,平均(38.2±2.2)岁。对65例患者均进行结核菌耐药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均为敏感菌生长。经过结核菌涂片以及培养实验,有36例患者呈阳性,29例患者呈阴性。

    1.2治疗方法:以我院治愈的6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患者CT征像的转归表现,确定GE双排螺旋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作用。对6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化疗,疗程为6个月,化疗后患者强化期痰菌、巩固期痰菌及患者的痰结核菌培养实验和涂片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1.3统计学的方法:6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征像比较分析的数据均使用SPSS18.0软件来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χ2来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征像比较分析的数据,详细见表1。治疗前毛玻璃影、节段分布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小叶样融合阴影、段或叶性肺实变、厚壁空洞、支气管壁增厚概率分别为89.23%、86.15%、78.46%、84.61%、38.36%、56.92%、61.53%,治疗后分别为0.00%、21.54%、0.00%、0.00%、4.62%、0.00%、13.85%。

    3讨论

    随着检测技术设备的不断进步,螺旋CT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普及,有逐渐取代X线摄片检查的趋势,逐渐成为患者诊断和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进而弥补了X线检查存在的较高过诊率和误诊率的弊端[2]。GE双排螺旋CT是美国GE公司生产的一种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具有仿内窥镜、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等功能的CT机器,其图像质量高,软件处理能力强,具有先进的采集系统和强大的图形工作站[3]。可以进行极薄的切面扫描,从而使图像更加精确,分辨力更高,提高了诊断的敏感率以及诊断率,适用于全身任何部位以及各种器官的检查,而且对患者的伤害极小[4]。对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结核菌侵入患者的肺泡,引起患者肺泡渗出,患者出现组织的变质和增生变化,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后,结核菌得以消灭,无法在肺内传播,患者出现了吸收、纤维化等病理性的转归,这期间小叶中心结节影、支气管壁增厚、毛玻璃阴影、厚壁空洞、小叶样阴影、树芽征、肺实变等情况出现,因而可以作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诊断的指标[5]。

    为了探究GE双排螺旋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以我院治愈的6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患者CT征像的转归表现,确定GE双排螺旋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作用。结果显示,治疗前毛玻璃影、节段分布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小叶样融合阴影、段或叶性肺实变、厚壁空洞、支气管壁增厚概率分别为89.23%、86.15%、78.46%、84.61%、38.36%、56.92%、61.53%,治疗后分别为0.00%、21.54%、0.00%、0.00%、4.62%、0.00%、13.85%。治疗前后各种征像P值均小于0.001,有统计学意义。因而可以认为GE双排螺旋CT检查可以增强活动性肺结核的疗效判定,其检测敏感度较高,而检测的特异度比较低。

    4参考文献

    [1]袁吉欣.低剂量螺旋CT活动性肺结核扫描与常规剂量CT的对照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8(2):138.

    [2]李易霞.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ISTIC,2012,9(10):1224.

    [3]李巍,.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143.

    [4]达娃次仁,德吉.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头癌的应用及诊断[J].西藏科技,2010,11(2):38.

    [5]路希伟.31例活动性肺结核治疗前及治愈后的CT征象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6,28(5):295.

    ↑上一篇: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下一篇:双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对肝脏早期占位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