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4-10-08  浏览次数:1198次

    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心脑血管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合并症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严重影响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的患者,所选100例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不适、心律失常、胸闷、左心功能不全、胸痛等。男64例,女36例,年龄61~84岁,平均(67.8±2.9)岁。1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20例2型糖尿病患者,36例冠心病患者,28例高血压患者,24例脑血管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患者嚼服300 mg阿司匹林后将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150万U尿激酶,在30 min内对患者完成静脉输注,所用工具为输液泵,给药2 h后需要对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1]。

    2 结果

    2.1 慢性疾病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常见基础疾病为冠心病和高血压,脑血管病会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预后造成最大不良影响,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均会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2.2 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受前壁梗死影响最大,前间壁梗死、广泛前壁梗死、下壁梗死等均会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此外,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也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详见表2。

    3 讨论

    老年患者心肌梗死病情发作突然,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多种并发症,会对患者多个器官造成不良影响,若患者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老年患者罹患慢性疾病的几率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若在原慢性疾病的基础上并发心肌梗死会加大胰腺、中枢神经系统、胃肠、肝肾以及心肺等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会对患者的存活率造成不良影响[2]。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血流中断并造成局部心肌出现缺血性坏死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胸骨后疼痛等。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严重下降,重要器官功能储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若患者同时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导致患者中枢神经胸、肾脏、肺、心脏等重要器官进一步受损,严重损害患者的生理功能。若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会对心肌收缩力造成严重影响并降低外周血液灌注,造成功能储备进一步降低才,从而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现象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由于心肌梗死发病突然,具有较高的猝死率,为了使患者存活率得到有效提高,必须及早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前通常具有相应征兆,需要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对先兆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剧烈胸痛患者同时存在面色苍白、恐惧、烦躁不安以及出冷汗等现象则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较高。为了避免发生严重感染和大出血,冠心病患者必须保证情绪平稳,保证药物的定时定量服用[4]。

    4 参考文献

    [1] 袁志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38例临床分析 [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67.

    [2] 吕占青.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8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559.

    [3] 熊日成,赖添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53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1):1790.

    [4] 阳育昌.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20(12):1997.

    [收稿日期:2014-05-24 编校:徐强]

    ↑上一篇: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临床观察与治疗
    ↓下一篇:冠心病患者血清IL-8、IL-10的水平变化和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