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心肌梗死后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发表时间:2014-06-13  浏览次数:1039次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PMIS)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并发症,临床上容易误诊。随着溶栓及经皮冠状动脉介人(PCI)等再灌注技术的发展,其发生率明显降低。PCI术后发生PM⒙报道较少,结合文献资料,我们对最近遇到的1例PCI术后PME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分析。

    1病例介绍

    1.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笱岁。因发作性胸痛半个月,于⒛12-凹-⒆人院。患者半个月前突然出现胸骨下段胸骨后闷痛不适,伴恶心、呕吐(少量胃内容物)、出汗,持续1h。含服速效救心丸无缓解,到当地医院就诊,患者到病房时胸痛已消失。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Ⅱ、Ⅲ、AⅤF导联叩段抬高0.1~0.3mⅤ,Ⅲ导联呈QS型,I、AⅤL、Ⅴ2~6导联ST段压低0.2~0.3mⅤ,I、AⅤL导联T波倒置,CK、CK-MB及肌钙蛋白I不高,诊断为“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洛伐他汀、低分子肝素、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治疗,次日复查心电图示:Ⅱ、Ⅲ、AⅤF导联抬高的ST段恢复,Ⅲ、AⅤF导联呈QS型,T波倒置,I、AⅤL、Ⅴ2~6导联压低的ST段恢复,T波直立。CK⒆8U/L,CK-MB60U/L,TG6.4mmol/L,LDL-C3.53mmol/L。在当地住院治疗12d,住院期间患者反复胸骨下段、胸骨后闷痛不适,含服“硝酸异山梨酯”后约10min缓解,为行PCI术转至我院。既往患者高血压病3年,结核性胸腔积液病史3年。吸烟史二十余年。

    1.2人院查体T36℃,P甾次/min,R⒛犯/耐n,BP140/90mmHg。意识清,精神可,双肺未闻及干湿哕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向左侧稍扩大,HR甾况/血n,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部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不水肿。

    1.3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Ⅲ、AⅤF导联呈QS型,Ⅱ、Ⅲ、AⅤF、Ⅴ4~6导联T波倒置(见图1)。胸片提示左室饱满;心脏超声提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收缩及泵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超声提示双肾结石,右肾囊肿,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肾上腺区未见明确占位病变。血常规提示:WBC5.16×I09/L,NEUT68.3%,HGB125g/L,PLT321×109/L;血沉6ml1。/h;肌钙蛋白I阴性,pr。~BNP384.2pg/mL,TG2,17mmol/L,LDL2.11mmol/L,CRP40mg/L。图1患者⒛12-01-07-09及2012-07-13心电图

    1.4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Kllip分级1级,高血压病2级(高危),肾结石,右肾囊肿。1.5治疗方法予阿司匹林0.3g,qd;氯吡格雷75mg,qd;单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tid;阿托伐他汀⒛mg,qd;低分子肝素钙5000UiHq⒓h;单硝酸异山梨酯葡萄糖乃0mL静点qd。⒛⒓-"-11晨起,患者自觉周身乏力,无发热,查血常规正常;上午行冠脉造影发现,前降支中段局限J眭狭窄ω%,第一对角支由狭窄处发出,近段局限性狭窄50%;回旋支未见狭窄及阻塞性病变;右冠脉近段闭塞,远端接受来至左冠脉侧支供血(见图2),于右冠脉近段病变处植入RrebirdⅡ3.omm×z~smm支架1枚;术后2.5h患者出现胸骨中上段疼痛,向咽部、下颌部放射,伴胸闷、气短,深吸气时胸痛明显加重。查体:右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哕音,BP130/80mmHg,HR68次/血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复查心电图与人院时相比无变化,予硝酸甘油1mg含服胸痛无缓解。下午行床头胸片检查发现,双下肺野少量斑片影,左侧肋膈角变钝,考虑少量胸腔积及(见图3),胸腔及心包超声检查:双侧胸腔极少量积液,液深约0.4cm,心包少量积液,后心包液深约0.5cm。停用低分子肝素。图2患者⒛12-"-11冠脉造影结果图3患者

    2012-7-11胸片⒛12-OT-I2晨起,患者仍胸痛,同时出现发热(T38.5℃)。血常规提示:WBC11,57×109/L,NEUT⒍。9%,Hb1”酽L,PLT”8×109/L;血沉“mm/h;CRPS~s,⒛m酽L,肌钙蛋白I0.“3ng/mL。⒛12-⒓-13复查心电图提示,除AⅤR、Ⅲ、中国急救医学⒛B年4月第33卷第4期ChnJc血CareMed,Apr2013,Ⅴ吐33,No4AⅤF、Ⅴ1焉LΙ关夕卜,I、Ⅱ、AⅤL、Ⅴ2~6与L联ST{殳出矽己弓背向下抬高0.1~0.3mⅤ(见图1),考虑患者PME。予地塞米松10mg人壶后约2h患者胸痛缓解,体温恢复正常,以后地塞米松10mg人壶qd,连续使用3d。复查胸片、胸腔及心包超声检查提示心包及胸腔积液消失,心电图各导联ST段恢复至等电位线。予出院继续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并予泼尼松5mg,qd。1周后逐渐停用,随访至今患者未再出现发热、胸痛不适,复查胸腔及心包超声未发现积液。

    2文献复习国内仅有2篇PCI术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的报道。马礼坤等[1]报道1例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10d的患者,行冠脉支架术后10d出现左侧持续性胸闷、胸痛,胸片及超声发现,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少量心包积液,血沉增快,白细胞增多。予地塞米松治疗3d后症状消失,1周后胸腔及心包积液消失。刘新兵等[2]报道,1例患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1周行PCI术,术后2h出现低血压、大汗、恶心、呕吐,经治疗后次日出现发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增快;心电图I、Ⅱ、Ⅲ、AⅤL、AⅤF、Ⅴ1~6导联J点抬高,T波高尖;胸片及超声发现心包积液、右侧肺炎及胸腔积液,经心包穿刺引流及泼尼松治疗后好转。

    3讨论PMIS属于AMI后心包炎的一个特殊类型,1956年最先由D1·ess1er报道,亦称El1·essler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发热、心包炎、胸膜炎、肺炎、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类似于心包切开后综合征。与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包炎相比,发生时间较晚,多发生于AMI后1~8周,故又称“晚期心包炎”,早期报道该综合征发生率3%~4%,但自溶栓及PCI治疗开展后其发生率明显下降,几乎消失,原因不明[3]。

    本例患者为透壁性AMI,早期未行溶栓治疗,2周后行PCI术后出现胸痛,深呼吸胸痛加重,同时有发热、肺浸润、心包及胸腔积液(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心电图有广泛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等改变,从发病时间及症状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后综合征[45]。复习近年国内相关文献[12],PcI术后Dressler综合征均发生于早期未行溶栓或介人治疗的AMI,往往出现在心肌梗死1周以后,与冠脉PCI术无关。PMIS特征性表现为发热前多有明显持续.

    参考文献

    [1]刘新兵,史骏,冯六六.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Dressler综合征1例.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38卷第06期

    [2]马礼坤,楮俊,余华.异位起源的右冠状动脉病变致心肌梗死行支架术后并发Dressler综合征一例.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1年9卷第03期

    [3]WelinL,VedinA,WilhelmssonC.Characteristics,prevalence,andprognosisofpostmyocardialinfarctionsyndrome.BritishHeartJournal,1983年50卷第02期[4]BendjelidK,PuginJ.IsDresslerSyndromeDead.Chest,2004年126卷第05期

    [5]WilliamsRK,NagleRE,ThompsonRA.Postcoronarypainandthepostmyocardialinfarctionsyndrome.BritishHeartJournal,1984年51卷第03期[6]胡大一,孙静平.赫斯特心脏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

    ↑上一篇:第十六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门静脉高压症学术研讨会纪要
    ↓下一篇:颈动脉超声检查表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