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颈动脉超声检查表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4-06-13  浏览次数:942次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的易损斑块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颈动脉超声检查方便、快捷、安全,能早期发现病变,对于诊断和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比脑卒中患者与健康者之间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表现与缺血性脑卒中间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4月一2013年12月共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4例,其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52一73岁,平均(59. 4士2. 7)岁,均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病变位于左侧脑23例,位于右侧脑25例,位于双侧和脑干6例。发病后伴有精神障碍20例,伴有运动障碍41例,伴有语言障碍19例。发病时间均小于24 h,其中37例患者发病时间<6 h,13例患者发病时间<12 h。将5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30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健康者作为对比,其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 6. 9士2. 4)岁,行CT影像学检查无脑卒中病变,未见心血管类或神经系统疾病。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检查:两组均取身体平卧、头后仰姿势,将飞利浦IE33彩色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的频率调至8. 0一10.0 MHz之间,沿血管长轴探查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观察两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性质和类型,颈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

    1. 3判断方法:根据相关资料结合我院多年实践经验,IMT值小于0. 8 mm时可判断为颈动脉内膜光滑;IMT值在0. 91. 2 mm之间时可判断为颈动脉内膜粗糙;IMT值大于1. 3  mm时可认为已形成斑块。斑块超声检查表现为强回声,且斑块光滑,高于相邻表面,可判断为稳定型斑块;斑块超声检查表现为低回声,且斑块粗糙,可判断为易损斑块川。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参照2003年北美放射年会超声会议通过的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统一检测标准(NASCET)。方法计算:测量狭窄远端正常动脉、狭窄段、狭窄近端直径以及狭窄血管的长度。狭窄程度(%)二(1一狭窄处直径/远端正常直径)。血管狭窄诊断标准:0级:正常;;1级:狭窄率<50%(轻度);2级:狭窄率50%一69 %(中度);3级:狭窄率70 %-79%(重度);4级:狭窄率100 %(闭塞)。采用日本产Olym-pusAu800型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两组血脂水平,具体观察指标包括总胆固醇( 'PCB、三酞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 。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 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两组斑块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超声检查共发现斑块84处,斑块检出率为77.8%。斑块类型分布为软斑10处,硬斑31处,混合斑24处,扁平斑19处。健康组共发现斑块8处,斑块检出率为13.3 %,硬斑5处,混合斑2处,扁平斑1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MT、内膜增厚及斑块稳定情况见表1,观察组IMT值、内膜增厚比例、动脉狭窄情况及易损斑块比例均显著差于健康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s>。详见表1.

    2. 2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健康组血脂水平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研究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详见表2。

    3讨论

    为了观察颈动脉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将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健康者作为对比研究对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数量及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组,且研究组被检出的斑块中最具危险因素的易损斑块比例高达34.5 %,易损斑块是诱发血栓,最终导致脑卒中的关键因素,研究组易损斑块数量过多,进一步说明了研究组患者脑卒中的致病原因。本组资料超声检查结果还显示研究组颈动脉内膜厚度异常增加,血管狭窄程度及血脂水平均差于健康组,这一观察结果也间接揭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深层次原因。

    综上所述,颈动脉超声检查表现与脑卒中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超声检查结果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预防的重要依据,且该检查方法简便、安全,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参考文献

    [1]董海燕,王建明,曹志萍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4);7410

    [2〕黄世海颈动脉彩超在临床诊断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116

    ↑上一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心肌梗死后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下一篇: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急诊危重患者气管插管镇静对血压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