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压疮并感染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5-04-30  浏览次数:1448次

    压疮是活动障碍及慢性病,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患者疾病恢复的延长,严重感染甚至死亡[1]。压疮的预防与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的难题,我科采用湿性愈合理论处理1例压疮并感染的老年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典型病例,患者,男,70岁,因患老年性痴呆而失去生活自理及认知能力,伴小便失禁。患者长期卧床后发生骶尾部压疮来我科就诊。伤口位于骶尾部骨突处,全皮层损伤,为Ⅳ期压疮,伤口处于炎性反应期,大小为8 cm×8 cm×2 cm,8点至3点的潜行最深处有5 cm,无窦道,60 % 黑色坏死组织,伤口大量渗液伴异味,伤口边缘不整齐,周围皮肤红肿热痛明显,患者不能表达,清洗伤口时痛苦表情。

    2护理

    2.1 压疮及伤口护理

    2.1.1材料准备过氧化氢溶液和NaCl溶液,康乐宝藻酸盐敷料,康乐宝溃疡贴,水凝胶敷料,透明膜敷料,泡沫敷料[1]。

    2.1.2 处理程序:初诊时伤口内较多坏死组织,分泌物多,首先碘伏消毒创面后,采用水凝胶敷料覆盖外加薄膜敷料行自溶清创,5 d后与外科清创相结合清除坏死组织,将20 ml注射器连接头皮针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后,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将坏死组织和分泌物清除干净,由于伤口渗液量较多,给予藻酸盐敷料填塞伤口至潜行基底吸收渗液,当创面渗出液由脓性转为浆液性,渗出液减少至少量时,伤口炎性反应控制,有肉芽组织生长时停用过氧化氢溶液,只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改用溃疡糊并继续使用藻酸盐敷料,当有上皮生长时可用泡沫敷料外敷,由于患者尿失禁浸渍伤口,给予暂时留置尿管。

    2.2 营养支持治疗:该患者进食量少,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影响伤口的愈合,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如:五谷类、蛋类、肉类、鱼汤、猪皮等保持正氮平衡,促进创面愈合,Vit C及锌在伤口的愈合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给予适当补充[2 ]。

    2.3 健康教育:向患者家属宣传压疮发生发展的原因及预防的护理知识,如要经常改变体位,定时翻身经常检查受压部位皮肤及保持床褥的清洁卫生等,使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压疮护理活动[3]。

    3效果

    评价 换药当天采取自溶性清创,第5天后结合外科清创法清除黑色坏死组织,第6天观察伤口情况渗液较多,基底为黄色腐肉,采用藻酸盐敷料覆盖外加泡沫敷料,第9天伤口周围红肿减轻,以后分别隔1 d或2 d换药1次,第15天换药时伤口明显变浅,潜行消失,伤口内50%肉芽组织生长,创面减小,延长换药间隔时间,第19天时伤口75%肉芽组织生长,改用溃疡糊加泡沫敷料,第31天创面愈合。

    4体会

    对此伤口首先是清除坏死失活组织,为减轻患者痛苦,采取自溶性清创与外科清创相结合,将有活性的组织暴露于创面,妥善处理渗液,保持伤口适度的湿润环境,才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和伤口的愈合,并在伤口愈合的不同阶段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敷料,运用熟练的临床技能处理并发症。另外,促进伤口的愈合,还需要有充足的营养支持,营养是伤口愈合的重要内容之一。

    5参考文献

    [1]王瑞珍.护理新产品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15):3337.

    [2]胡爱玲,郑美春.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0:455.

    [3]宁宁,廖灯彬.临床伤口护理[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11.

    [收稿日期:2013-09-01编校:李兵/郑英善]

    ↑上一篇:86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防范对策
    ↓下一篇: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心理压力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