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对儿童低位性肠造瘘手术前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5-04-15  浏览次数:1346次

    肠管内容物经肠壁的操作或病变进入腹腔、腹内或其他脏器与体表相通,并有持续存在倾向者。其前者为内瘘,后者为外瘘。这与所患疾病,机体的抵抗力有着密切联系,肠瘘的位置越高,造成机体的紊乱越大,处理的难度亦较大。

    1临床资料

    我院2000年~2011年对10例低位性肠造瘘进行治疗及护理,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 3个月~7岁。

    2护理

    2.1 术前护理:①建立静脉通道;②禁食及胃肠减压;③体位护理;④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回房:应给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醒后6 h给半卧位,用约束带将涉猎的双上肢妥善固定,避免在麻醉苏醒期及术后将各种管道,如吸氧管、胃肠减压管、导尿管、静脉穿刺针等拔出,影响治疗。

    2.2.2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每15~30 min测量心率、血压、呼吸1次。逐渐平稳后每小时测心率、血压、呼吸1次,并详细记录;病情平稳后每2~4 h测心率、血压、呼吸1次并记录。

    2.2.3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面罩喷氧、氧流量可达3~5 L,亦可根据缺氧程度及病情而定,参照血气分析,逐渐降低氧流量,直到缺氧症状改善。进行超雾、吸痰,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

    2.2.4 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术后除给患儿应用止血剂、抗生素,还应尽早给静脉滴注高营养药物,以供给足够热量,氨基酸、脂肪乳剂、血浆、白蛋白及全血、维生素,所以要保证静脉通道通畅,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2.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腹胀、排气、排便、胃肠减压,腹部切口敷料渗出液颜色及量。

    2.2.6 严格记录出入水量:如胃肠减压、尿量、输入液体量、腹部切口渗出量,并记录颜色。

    2.2.7 各种管道的护理:在护理各种管道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避免交叉感染,要保持管道通畅,避免受压,扭曲,并要妥善固定。

    2.2.8 疼痛的护理:由于手术的创伤,患儿自身的恐惧及引流管的刺激,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小儿一般不用镇痛剂。

    2.2.9 皮肤护理:因有的患儿体质弱,机体抵抗力下降,病程长,容易出现皮肤发红、溃疡,所以要加强皮肤护理,在皮肤受压处涂以滑石粉加以按摩、翻身等。

    2.2.10 加强心理护理:首先要主动热情对待患儿,将其安置在安静舒适的病房里,绝对卧床休息限制一切床上不必要的活动,要安慰鼓励患儿消除紧张情绪,取得患儿合作,争取早日康复。

    2.2.11 营养的护理:待患儿肠蠕动恢复后,可拔除胃肠减压管,给予流质饮食30 ml/次,1次/3 h ,以后逐渐增加至90~120 ml/次。

    2.2.12 肠造瘘口的护理:①瘘口打开后要严密观察肠管的血运,如为鲜红色表示血运良好。如肠管颜色为暗红,应立即查找原因;②观察肠瘘液的颜色和量,并详细记录;③加强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肠液呈碱性,护理上稍有不慎即可使周围皮肤发红、溃烂,可给予烤灯治疗。先将肠管用无菌油纱包裹,再在发红、溃烂的皮肤处烤灯,20 min/次,要密切注意,以防患儿烫伤;④保持瘘口通畅,护理肠管时,可先在瘘口周围皮肤上涂抹氧化锌软膏,在肠管上包上层无功油纱,然后用熏蒸后的薄膜塑料袋,一面按肠管大小剪成U型,将塑料袋妥善固定在肠管上,几分钟后应观察肠管颜色和肠瘘液的量;⑤在更换油纱及塑料袋时,要注意在塑料袋固定好以后,再将干棉球取出,切记勿将干棉球旋转肠管内,以防遗忘造成严重的后果[1-2]。

    3小结

    肠瘘可引起儿童感染,造成体液丢失。对患儿行低位性肠造瘘手术,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对患儿是十分重要的。

    4参考文献

    [1]周敏娜,王莉.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结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32):7130.

    [2]王泽红,徐飞,刘芸.综合式健康教育对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32):7114.

    [收稿日期:2013-09-22编校:陈伟/郑英善]

    ↑上一篇:1例毒蕈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外伤性截瘫病员的心理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