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急性肾衰竭398例病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19  浏览次数:908次

      作者:雷清凤,程俊章,艾俊英,朱晓华,魏 蓉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湖北 荆州 434000)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变化,探讨ARF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98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将ARF按不同年限分为两组,1998至2003年组及2004至2008年组,按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分析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年限ARF的病因构成情况。结果:近5年来,老年及伴有基础疾病的ARF患者比例明显上升,而肾综合征出血热引起的ARF与前6年比较有所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不同年龄及不同年限ARF的病因构成有所不同,临床医师应充分认识ARF的病因变化情况。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病因;药物性肾损害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是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是指肾功能的突然下降,导致肾脏排出氮质代谢废物的能力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功能丧失,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2]。近10年来,虽然肾脏病学、重症急救医学及肾脏替代治疗有了很大发展,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以及血浆置换等的普及,但ARF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就其原因可能是ARF的基础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单纯的ARF比例逐年下降,而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复杂的ARF及老年的ARF等发病情况比例逐年上升[3],药物性肾损害引起的ARF比例逐年上升,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而有些因素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探讨ARF病因谱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的ARF患者398例,其中男201例,女197例。年龄4~91岁,平均(50.5±40.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第6版内科学ARF的诊断标准,肾功能急骤进行性下降,平均每日血肌酐上升超过44.2μmol/L,或尿素氮上升超过1.9mmol/L,伴或不伴尿量减少[2]。

      1.2 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11年我院的ARF患者,按不同年限分为2组,即1998至2003年组及2004至2008年组,分析不同年限病因谱的变化,按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及非老年组(<65岁),分析老年组与非老年组ARF病因谱的差别。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398例ARF病人中,由肾前性因素引起的ARF 112例(占28.1%),由肾实质性因素引起的ARF 202例(占50.8%),肾后性因素引起的ARF 84例(占21.1 %)。

      2.1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ARF的病因构成 老年(≥65岁)ARF患者181例(占45.4%),非老年(<65岁)患者217例(占54.5%)。老年ARF的主要病因是药物、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及前列腺增生、肿瘤引起的肾后性梗阻,共127例,占老年ARF患者的70.2%。非老年ARF患者主要病因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结石、生物毒中毒及药物,共139例,共占非老年ARF的64.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不同年龄ARF的病因构成比注:χ2=77.157,P<0.01。

      2.2 不同年限ARF的病因构成 近11年来,ARF的病因有所变化,1998至2003年206例,2004至2008年192例,比较病因构成变化。近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较前6年减少,前6年48例占同组的23.3%,后5年7例占同组的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06,P<0.01);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肾前性ARF,前6年13例占同组的6.3%,后5年7例占同组的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9,P=0.244);药物引起的ARF一直居高不下,前6年20例占同组的9.8%,后5年43例占同组的22.4%,虽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6,P=0.08),但由表2可见,药物引起的ARF已成为ARF的主要病因(见表2)。表2 不同年限病因构成比

      病 因1998至2003年 (n=206) 例数占同组比例/%2004至2008年(n=192)例数占同组比例/%血容量不足136.3 73.6心衰及心源性休克 104.9 178.9重症感染 2612.6 189.4药物209.7 4322.4肾综合征出血热* 4823.3 73.6生物毒中毒188.7 199.9泌尿系结石167.7 3317.2肿瘤146.8 52.6外伤及手术后52.4 63.1急进性肾炎 31.5 52.6原发及继发肾小球疾病73.4 84.2颅 脑 疾 病62.9 84.2前列腺增生94.4 73.6其它11 5.3 94.7

      注:*P<0.01。

      2.3 不同年限老年ARF人数构成 近5年来老年的ARF病人比例有所上升(见表3)。

      2.4 不同年限伴有基础疾病的ARF人数构成 近5年来伴有基础疾病的复杂的ARF比例有所上升(见表4)。表3 不同年限老年ARF人数构成比

      年 限老年例数比率 1998至2003年70206 34.02004至2008年11119257.8

      注:χ2=17.77,P<0.01。

      表4 不同年限伴有基础疾病人数构成比

      年 限 伴基础疾病例数比率1998至2003年58 20628.22004至2008年9819251.0

      注:χ2=21.84,P<0.01。2.5 引起医院获得性ARF的药物种类及剂量 各种药物引起的ARF 63例,具体药物及用量见表5。 表5 引起ARF的药物种类及剂量

      累及药物种类例数构成比/%每天剂量 使用天数/d氨基糖甙类1523.8 庆大霉素 824~32万U 2~7 氨卡那霉素40.2~0.6g 1~8 链霉素 30.75~1.0g 1~20头孢菌素 7 11.1 先锋V 14.0 ~6.0g 7 先锋VI64.0~6.0g 1~7青霉素类 23.2 160~640万U 3~5阿昔洛韦 57.9 250~500mg 3~5喹诺酮类 34.8 0.2~0.4g 3~7甘露醇1015.9250 ~750ml 4~10造影剂4 6.3 20~40ml 1~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11.620mg 7非甾体类消炎药1 1.6100mg 2利福霉素4 6.30.45g 1~2联合用药2 3.2 1~5中草药6 9.5 2~10复方氨基酸11.6500ml 1避孕药11.6不详 30安非拉酮11.675mg 10

      3 讨 论

      2010年3月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RF是临床各科危急重症,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临床综合征[4],其高发病率及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1],除了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外,其昂贵的医疗费用,给病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5],而病因与发病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而且有些病因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分析ARF的病因构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1 不同年龄组病因构成不同 据文献报道,老年ARF中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发生率较低,梗阻性ARF发生率较高[67], 而非老年ARF的主要原因为ATN;两组患者肾前性ARF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6,8]。我院资料显示,老年患者中药物、重症感染、心衰或心源性休克引起的ARF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19.3%、14.9%、13.9%,其次前列腺增生、恶性肿瘤引起的ARF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8.3%、7.2%,所以对于老年患者需高度重视并及时纠正血容量不足、感染、心衰等危险因素,尤其是药物的应用更应注意个体化,这样可避免有些ARF的发生;非老年ARF中,以肾综合症出血热、急性中毒、药物性ARF所占比例大,分别为22.1%、13.4%、12.9%,与文献报道相符。在非老年ARF中肾综合症出血热、急性中毒所占比例大,共77例占同组的35.5%,这可能与中青年野外作业多有关;另泌尿系结石引起的ARF所占比例较大,共34例占同组的15.7%,这可能与地方水质及生活习惯有关。

      3.2 不同年限病因构成不同 椐文献报道,近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有所下降,而老年及伴有基础疾病的复杂的ARF患者比例逐渐增加[3,6,9]。我院资料显示,1998至2003年我院肾综合征出血热引起的ARF 48例,占同期ARF的23.3%。2004至2008年我院肾综合征出血热引起的ARF 7例,占同期ARF的3.6%;另老年、伴有基础疾病的复杂的ARF患者比例逐渐增加,由1998至2003年的34.0%、28.2%,增加到2004至2008年的57.8%、51.0%,与文献报道相符。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老年人,各脏器储备功能和代偿能力均明显下降,对容量缺失的耐受性差,易并发感染、营养不良、低蛋白血征、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脱水等,很容易引起ARF ,故对于此类患者应及时补液、纠正心衰及控制感染、血压、血糖等。

      随着临床上大量使用各种药物,药物性肾损害引起的ARF呈明显上升趋势,药物已是引起ARF的常见原因,在肾脏疾病中占重要地位。药物引起的ARF种类多,危害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0],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国内报道药物性ARF占ARF的19.3%~30%,其中抗生素占首位约39.5%,其次是造影剂(在无选择性人群中为1%~6%,在原有肾脏病和/或糖尿病等高危人群中为40%~50%,有的甚至高达100%,平均为11.1%)和甘露醇(平均为7.4%)[11],国外报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及抗生素所占比例较高(22.5%),其次是造影剂(12~14.5%)[1213]。1998至2003年我院药物性ARF占同期ARF的9.71%;2004至2008年我院药物性ARF占同期ARF的22.4%,已成为ARF的首要病因,其中抗生素引起者占药物性ARF的 42.9%,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甘露醇引起者占15.9%,高于文献报道,可能与甘露醇输注速度过快,累积量过大有关[14]。造影剂引起者占6.3%,低于文献报道,可能与医师未充分认识到造影剂肾损害,多数造影后未复查肾功能及尿常规有关。另外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中草药是无毒无害的,出现了滥用情况,有些虽然是好的传统方,但由于不按疗程服用,会出现副作用。所以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药物性肾损害的认识,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剂量、用法、疗程,并注意相关指标的监查。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401344.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36551.

      [3] 林善锬.当代肾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728729.

      [4] Schrier RW,Poole B.Acuet Renal failure definintions,diagnosis,pathogenesis and therapy[J].J Clin Invest,2004,114(1):515.

      [5] 雷常坤,李伦芳,孙雪红,等.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5,4(5):264265.

      [6] 张冬,陈香美,魏日胞.急性肾衰竭的流行病学研究[J].北京医学,2006,28(4):233235.

      [7] 周蓉,张芸,沈杰.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与预后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4,3(5):261263.

      [8] 张文,陈楠.急性肾功能衰竭流行病学调查[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3,11(4):323326.

      [9] 周晓慧,赵兰芬,智淑清.急性肾衰竭159例病因及预后分析[J].医学综述,2005,119(6):570571.

      [10] 陈香美.实用肾脏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321322.

      [11] 陈子安,雷招宝.造影剂肾损害及其防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313317.

      [12] Arrich J,Sodeck G.Clostridium difficile causing Acuet Renal failure:case presentation and review[J].World Gastroenterol,2005,11:12451247.

      [13] Mehta RL,Pascual MT,Gruta GG,et al.Refining predictive model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Acuet Renal failure[J].J Am Soc Nephrol,2003,13:13501357.

      [14] 尹奇,柯锋.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32例临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2):246247.

    ↑上一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奥美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