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奥美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4-18  浏览次数:828次

      作者:徐群威  作者单位:317500 浙江省温岭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血管内皮

      血管内皮可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张力和结构,维持凝血纤溶平衡,与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肾功能的改变及奥美沙坦的干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5至8月在本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2±15.2)岁。均排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慢性肝肾功能不全。4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2.9±16.1)岁。

      1.2 方法

      (1)给药方法:高血压病患者停服原降压药物5个半衰期后,进入临床试验。给予奥美沙坦(上海产) 20 mg 口服,1次/d,共治疗4周。(2)测定指标:治疗组于临床试验前和服药4周后,采静脉血和收集尿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1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水平、吸附法测定U-MALB、放射免疫法测定尿β2-MG。检测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对照组仅测定1次。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高血压患者奥美沙坦治疗前后血浆NO,ET-l及血压变化比较见表1;奥美沙坦治疗前后尿U-MALB和β2-MG变化见表2。

      表1 高血压病患者奥美沙坦治疗前后血浆NO,ET-l及血压变化比较(略) 表2 奥美沙坦治疗前后尿U-MALB和β2-MG变化(略)

      3 讨论

      血管内皮细胞不单是覆盖在血管腔表面,保护血管平滑肌的屏障,而且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和效应器官。主要功能在于合成和释放收缩、舒张因子,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或舒张。其中NO和ET-1相互作用、保持平衡,维持着血管张力的稳定[2]。NO为血管内皮依赖的舒张因子,它通过参与血管张力的自身调节,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生,减弱交感神经张力,调节肾血管和肾素的分泌,抑制血小板的黏附等作用来调节血压。而ET-1是已知最强的血管内皮依赖性收缩因子[3]。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已发现,在高血压状态下,NO的释放明显减少,血浆ET-1的水平明显升高,血管内皮的功能受到损害。NO和ET-1的平衡被打乱,外周阻力增加,进一步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又可加重内皮细胞损害,形成恶性循环[4]。

      奥美沙坦作为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1(AT-1)受体阻滞剂,其通过选择性,竞争性地与血管平滑肌上的AT-1受体结合,阻断了各种途径产生的AT-II的升压及血管收缩作用而产生降压作用[3]。本结果显示治疗组给药前与对照组比较,血浆NO显著降低,ET-l显著升高(P<0.01)。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NO和ET-1平衡紊乱,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作者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在服用奥美沙坦4周后,血压被控制在正常范围,降压作用可靠,同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经奥美沙坦治疗后NO水平明显升高,ET-l明显下降(P<0.01),说明奥美沙坦能纠正NO和ET-1平衡紊乱,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内皮功能。

      尿微量白蛋白(U-MALB)以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依据其分子量的不同,分别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其在血、尿中含量增高,与肾脏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循证医学的研究也表明,U-MALB升高是高血压肾脏损害的早期表现,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药物可以明显降低白蛋白尿的排泄,从而延缓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并减低病死率。研究已证实AT-I受体拮抗剂的肾脏保护作用,主要来源于在AT-1受体水平上最终阻滞AT-II,其降低蛋白尿的作用,与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抑制细胞过渡增殖、迁移,减轻炎性趋化因子聚集,改善肾小球膜渗透选择性有关。此外在高血压动物模型中,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可以显著降低肾小球高度硬化的指数,并减少蛋白尿[6]。本结果显示,治疗组给药前与对照组比较,尿U-MALB和β2-MG均显著升高(P<0.01),表明高血压可损害肾脏功能。同时研究还发现奥美沙坦不但可以降压,而且还可以使尿U-MALB和β2-MG显著下降,提示其可以有效地提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蛋白排泄量,保护肾功能。

      【参考文献】

      1 Neutel JM.Beyond the sphygmomanometric numbers:hypertension as a syndrome.Am J Hypertens, 2001, 14(8 Pt 2):250~257.

      2 Puddu P,Puddu GM,Zaca F, et a1.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hypertention.Acta Cardiol,2000, 55(4): 221~232.

      3 Luscher TF,Noll G.Function as an end-point in interventional trials, concepts, methods and current date.J Hypertens Suppl,1996,14:111.

      4 Chowdhary S,Townend JN.Nitric oxide and hypertention:Not just an endothelium derived relaxing factor.J Hum Hypertens,2001,15(4):219~227.

      5 诸骏仁,蔡通绳,范维琥, 等.奥美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疗效与安全性总结.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 25(3):236~237.

    ↑上一篇:急性肾衰竭398例病因分析
    ↓下一篇:尿毒症患者出现反应性精神病的分析和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