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内置管引流术的护理(19例分析)

    发表时间:2009-09-17  浏览次数:1284次

     作者:张改云 任彩琴    作者单位:陕西榆林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内置管 引流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6年8月~2008年3月收治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30~65岁。均有反复右上腹疼痛史3~8年,其中11例有黄疸病史,3例入院时伴有胆管梗阻症状及皮肤、巩膜或尿黄染。术前均经B超检查,19例复查MRI证实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方法:①器械准备:术前准备及器械配备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另备5mm纤维胆道镜1套及取石篮、取石钳、造影导管等配件,长柄尖刀,腔内缝合器械等。将长10~15cm、直径3~5mm的硅胶管相隔1.5cm交叉剪成侧孔,并距头端1~2cm每隔0.5cm呈放射状纵向剪开管壁1~1.5cm,制成单向倒勾内置引流管备用。

        手术方法:本组均采用气管插管麻醉,体位、穿刺孔及胆囊切除术同LC术,在胆总管前壁切开0.5~1cm,直接或用纤维胆道镜取出其内结石,然后用自制带单向倒勾的硅胶管,通过胆总管切口,穿过Oddi's括约肌,将其头端(倒勾部分)置入十二指肠内,体、尾部留置于胆总管,以作胆总管下端开口处支撑内引流。在腹腔镜直视下向上回提内置管尾部,感到有阻力证实内置管头端已进入十二指肠,且倒勾已卡在十二指肠乳头外,按需要的长度剪掉内置管尾部多余的部分,并缝合关闭胆总管切口。温氏孔周围留置1根引流管至腹外。

        术前护理:①术前评估,入院宣教。②心理护理。③术前准备:注意脐部及会阴部的清洁消毒,尤其是脐部。

        术后护理:①一般处理。②内置管及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常规留置胃管,部分病人手术需置腹腔引流管和导尿管。经常检查各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堵塞、受压、扭曲。引流管固定于床边时,要留有足够的长度,以免翻身或活动时脱落。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康复指导:①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以减少肠粘连发生,改善呼吸、循环功能,增进食欲和帮助消化。②术后5~8天排便时注意观察内置引流管是否排出;排出的内置引流管是否完整、光滑,有无裂口,必要时可保留引流管给医师检查。术后5~8天如已进普通饮食而仍未见内置管排出,可指导病人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及水果,适当增加运动,保持大便通畅,以促使内置引流管排出。19例中有2例于术后5天排出内置管,10例6天排出内置管,4例7天排出内置管,2例8天排出内置管。

        结  果

        本组21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及自制内置管(除1例用导尿管制作外,余均用硅胶管制作)引流并Ⅰ期缝合胆总管(LC+LCHID)。术后24小时内能下床活动,2天内拔除腹腔引流管,4~6天出院。胆总管内置引流管除1例外均在术后4~30天(平均7天)随大便自行排出。本组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12个月无异常。

        讨  论

        胆总管内置引流管则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①内置管是穿过Oddi's括约肌置于十二指肠和胆总管之间,一方面起内引流管的作用,既作胆总管引流,减低术后胆管高压,又不丢失胆汁,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另一方面还起支撑管的作用,防止术后胆总管下端狭窄。②借助术后Oddi's括约肌痉挛所造成的环状压力而固定内置管,不致使之滑脱,无需手术固定引流管,简化了手术操作。③单向侧勾的设计,既能防止内置管回缩胆总管成为胆总管内异物,又能借助十二指肠的蠕动和食物牵引。④因内置管的支撑胆道变宽,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高热、皮肤黄染,细致观察大便防止内置管过早脱落及胆道逆行感染发生[1~3]。

    【参考文献】  1 张诗诚,杜渊,唐志,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43例报告.中华外科杂志,1993,31(6):404.

    2 牛军,寿楠海,胡三元,等.电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后的研究(附50例报告).实用外科杂志,1993,13(4):281.

    3 胡三元,牛军,姜希宠,等.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93例报告.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99,5(2):131.

    ↑上一篇:肝硬化病人的家庭护理
    ↓下一篇:甘露醇过敏1例护理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