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合并高血压45例治疗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2-16  浏览次数:474次

      作者:何家德  作者单位:524100 广东徐闻,徐闻县城北卫生院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1-2006年住院的4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联合治疗。结果与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联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很好疗效。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周围血管疾病,高血压,疗效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且常为闭塞性炎症。由于受累的动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临床类型,其中以头部和背部动脉受累的上肢无脉症为最多,其次是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受累的下肢无脉症和肾动脉受累引起的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我院2001-2006年收入住院4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37~85岁;混合型21例。

      1.2 实验室检查

      1.2.1 血液检查 C反应蛋白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 滴度增高。

      1.2.2 眼底检查 头臂动脉型可见视乳头苍白,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动脉不同程度扩张和相互吻合。

      1.2.3 心电图检查 胸腹主动脉型和肾动脉型中可见左心室肥大或伴有劳损,肺动脉型可见右心室肥厚伴劳损。

      1.2.4 X线检查 (1)X线胸片检查:胸腹主动脉型和肾动脉型胸片可见左心室肥大, 胸腹主动脉型肋骨下还可有扩张的肋间动脉侵蚀所致的凹陷缺损, 肺动脉型可见肺野外周纹理减少, 肺动脉圆突出和右心室增大。(2)选择性动脉造影: 头臂动脉型可显示主动脉弓和其分支有狭窄,50%以下累及升主动脉扩张和主动脉反流, 胸腹主动脉型可显示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局部狭窄。50岁以下肾动脉型可显示肾动脉狭窄段前后血管扩张, 其附近可见粗大扭曲的侧支循环血管, 肺动脉型可显示肺动脉局部狭窄[1]。(3)排泄性尿路造影: 肾动脉型肾盂造影可见两肾大小差异, 患侧肾缩小, 两侧肾盂显影时间和浓度差异及由侧支循环所致的输尿管压迹。

      1.2.5 超声血管检查 头臂动脉型可见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及颈外动脉其始段管腔结构清,腔内透声可,内膜毛糙呈不均匀性增厚可见多处强回声斑块,测其一约(右侧)12mm×3mm, (左侧)18mm×4mm, 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管腔内径明显减小约50%,CDI血管内血流充盈可, 斑块处可见充盈缺损。

      1.3 观察病情 治疗前均检查肝、肾功能, 血脂, 血常规, 出凝血时间, 血小板记数, 尿十项,24h动态血压。

      1.4 药物来源与给药方法 马来酸依那普利(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3102938)每日10mg, 口服, 开始剂量为每天5~10mg, 分1~2次口服, 1天最大剂量不超过40mg, 疗程2个月。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商品名称络活喜,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10950224) 每天5mg, 口服, 初始剂量5mg,每天1次, 最大剂量为10mg,每天1次,疗程14天, 调整剂量7~14天后开始进行。

      双氢克尿噻片(山东莒南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0788)12.5mg,每天2次口服。

      活动期治疗在动脉炎症活动期和全身症状明显时给予强的松片10mg,每天2次, 体温下降, 血沉趋向正常后停药, 稳定期治疗血管扩张药: 烟酸100mg 每天3次, 抗血小板聚集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150mg,每天1次口服。

      2 结果

      平均起效时间2周, 平均为7天, 经过用药后其中15例患者单独使用依那普利片6~12天后, 血压降至120/79~145/85mmHg之间,10例病人使用9天后效果不理想, 加用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片12.5mg,每天2次, 钙通道阻滞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天1次, 最大剂量10mg,每天1次。 口服后血压逐渐降至正常,收缩压186~215mmHg降至138~148mmHg, 舒张压116~130mmHg降至80~85mmHg。

      3 讨论

      本病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形成,逐渐发展为血管管腔狭窄以致闭塞。也可因斑块内出血,或表面血栓形成而使血流突然中断。由于血流供血、供氧与组织的耗氧之间是一对动态的矛盾,随着血流减小,组织供血供氧不足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症状。有资料证明该类患者存在明显的微循环异常[2]。 通过上述病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合并高血压既有慢性血管阻塞期临床特点,且病变动脉段的纤维增生导致血管腔阻塞, 病变多呈阶段性。头臂动脉型的受累动脉常为主动脉弓发出的三支大动脉[3], 有锁骨下动脉伸展至椎动脉开口处, 胸腹主动脉型的受累动脉为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 波及到肾动脉、髂动脉, 肾动球型的病变主要累及一侧或两侧肾动脉, 引起顽固的高血压, 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阻止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 降低血管张力, 抑制激肽酶, 使激肽增多, 促进前列腺素释放,尿钠排泄减少,使血浆和细胞外液容量减低;心排血量降低[4],抑制钙通过细胞的钙通道进入周围动脉平滑肌细胞,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临床实践证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合并高血压综合降血压,已达到理想血压水平,用药期间加强时应该注意产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剧烈性干咳、上腹部不适、皮疹、高糖血症、高尿酸血症、低钾性碱中毒、眩晕、头痛、嗜睡、肌张力高、关节痛、白细胞减少、水肿,但联合用药后使患者平稳降压,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涌泉. 双下肢动脉硬化远端动脉的影像特点的研究.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 23(3):165.

      2 葛辛.中药对33例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甲襞微循环和肢体血流速度的影响.中医杂志,2002,(4):273-274.

      3 扈晓成.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36例临床分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1(11):787-788.

      4 王锐. 卡托普利利尿剂联合治疗高血压74例临床分析.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6,8:20.

    ↑上一篇: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
    ↓下一篇:无创通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期67例临床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