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腕部头静脉采血法在门诊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05-07  浏览次数:1869次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血液标本检查已成为现代医院诊疗过程中重要检查方法,有助于了解脏器功能及确诊,故血液标本的采集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主要内容之一。目前临床上门诊患者多采用肘部头静脉、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等采血,对腕部头静脉采血的报道较少,2011年10月~2012年4月我院对300例门诊患者应用腕部头静脉采血法,通过实践和观察,既保证了采血标本的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门诊采血患者600例,其中男 380例,女220例,平均年龄54.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两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肘部静脉采血法,常规准备用物,帮患者脱去衣袖,扎止血带消毒皮肤,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柄,针尖与皮肤呈20°角自血管上方刺入皮下,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少许,接负压真空采血管采血。观察组采用腕部头静脉采血法,常规准备用物,帮患者将袖口捋至前臂1/2处,手臂下垂2 min后扎止血带,左手向下向后绷紧患者虎口处皮肤,右手持针与皮肤呈45°~60°,针尖斜面略向左从血管正上方直接快速刺破皮肤入血管,皮肤与血管一次性穿刺到位,见回血后改变进针角度,沿血管走向平行进针0.6 cm,然后接真空采血管采血。

    1.3判断标准:一次穿刺不退针为成功,否则为失败。疼痛程度参照国际标准评分法,中重度为疼痛。血流通畅,自然流血量符合规定要求为采血顺利,否则为不顺利。采血时间以患者脱衣袖至拔针后按压针眼。

    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腕部静脉采血与肘部静脉采血效果比较。

    3讨论

    腕部头静脉起自手背浅静脉网的桡侧,采集手背浅静脉血,在桡侧骨茎突处位置表浅易见。本试验采用腕部头静脉采血法,并改进了穿刺方法,克服传统采血法的不足,充分显示其优越性。①方便、简捷:传统的采血法需患者脱去一侧或两侧衣袖,因门诊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行动迟缓,脱衣困难,采血用时较长,致使其他患者等候时间延长而产生不满情绪,且冬天不利于保暖。高树芹等研究[1],98.75%门诊患者希望等候时间不超过15min 。腕部头静脉采血法只需将患者衣袖捋起至前臂1/2处,大大节省了患者的准备时间,且不必担心患者受凉问题。提高了采血效率,缩短了其他患者等候时间。②血管充盈度好,易于穿刺成功,采血顺利通畅,保证血液标本质量。腕部头静脉采血,采取手臂下垂2 min后扎止血带[2],血管由于重力作用血液产生一定的静水压,静脉容积增大,充盈程度较好,血管表浅易见,易于穿刺,采血顺利通畅且保证标本质量。由表1可见,腕部头静脉采血法采血顺利程度与肘部静脉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脉穿刺成功率方面因其在桡骨茎突处皮下脂肪少,头静脉表浅易见,易于穿刺,与肘部静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采用加大角度,针尖斜面略向左从血管正上方直接快速进针的方法,缩短了机械性潜行过程,使针头刺激皮肤的时间缩〖JP+1〗短,减少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3 ]。减轻了对皮肤和血管的损伤,进针容易、有力,落空感明显,回血快,致痛物质释放少,疼痛减轻或达到无痛注射,同时又使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之间的距离缩短,降低了拔针后皮下淤血的发生率[4]。④确保针头进入血管后尽量减少针头进入血管的长度,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延长血管的使用寿命[5]。因此采用腕部头静脉采血法不仅提高穿刺成功率,节省采血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且保证了采血标本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4参考文献

    [1]高树芹,林嘉麟,沈崇德.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需求及信息化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15.

    [2]朱寿英,张海生,董晓翠.手臂下垂度手背静脉穿刺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 04,19(23):18.

    [3]王云燕,余红艳.减少周围静脉穿刺疼痛方法及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A):71.

    [4]王志红,王洪平.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远呀时间的观察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B):35.

    [5]王瑞花,兰胜才,王爱华,等.不同进针长度行静脉输液时对血管壁影响[J].护理研究,2000,14(4):145.

    [收稿日期:2013-12-06编校:朱林]

    ↑上一篇:误诊甲亢性肌病的重症肌无力1例报告
    ↓下一篇:精细化培训在腹腔镜手术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