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循证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4-03-14  浏览次数:844次

    原发性肝癌是肿瘤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现往往处于中晚期,手术切除治疗的可能性较低,往往采取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和抗癌药物送入肿瘤的供血动脉,从而有效的杀死癌细胞,促进肿瘤缩小或者消失,达到临床治疗肝癌的目的[1]。笔者通过对我院原发性肝癌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汇总观察,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常规护理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2~76岁,平均(55.9±10.8)岁。循证护理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8~78岁,平均(55.3±11.4)岁。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瘦、食欲减退、上腹部疼痛、乏力、纳差、腹部有肿块,并且肝功能检查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异常性增高。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常规护理组:针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采取常规性护理措施,主要是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患者治疗环境整洁安静,面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安慰。循证护理组:首先确认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循证问题:介入治疗通过向癌灶动脉注射栓塞剂和化疗药物,会引起肝癌患者出现发热、腹部疼痛、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循证支持:护理人员采取查阅资料联合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制定相应的循证护理计划。循证护理应用:主要是针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热、腹部疼痛、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热、腹部疼痛、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建立数据库,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热、腹部疼痛、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情况见表1。

    3讨论

    原发性肝癌病情进展快、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一旦确诊往往处于中晚期,介入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2]。随着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关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的探讨也逐渐增多。笔者通过对我院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建立关于介入治疗后各种并发症等循证问题,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循证支持,制定相应的循证护理计划[3]。发热: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癌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其会吸收热量,进而引起患者出现发热反应[4]。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床单和病号服进行及时的更换,用温水擦拭身体,保持皮肤洁净、干燥,多饮水并且注意对患者血压和体温的观察,对于有患者有并发感染者要给与抗生素治疗和物理降温,促进体温恢复在正常范围之内。胃肠道反应:介入治疗应用大量的化学药物和造影剂,会对患者胃肠道有不良刺激,同时术中的牵拉还会造成迷走神经反射兴奋也会增加胃肠道反应程度。肝右顶叶癌患者可能由于肝包膜肿胀、化疗药物对膈肌刺激,从而引起顽固性呃逆。胃肠道反应患者要注意放松紧张情绪,进行时容易消化的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或无脂肪食物。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的呕吐物性质、颜色、呕吐物量做好记录,观察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现象。疼痛:原发性肝癌患者往往由于病情发展,有腹部痛、腰背部酸痛。其中腹部疼痛是由于介入治疗药物诱发的癌细胞缺血性坏死、邻近肝组织发生水肿和包膜紧张引起的疼痛。腰背部酸痛是由于肝癌患者长期卧床造成的。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腹部疼痛程度帮助患者半卧位或者患侧卧位,缓解腹部肌紧张程度,缓解疼痛程度,指导患者胸式呼吸,尽量少深呼吸,减轻腹部的压力刺激。给予患者转移注意力、音乐放松等疗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降低对于疼痛的敏感度。针对腰背部疼痛者,帮助患者进行局部的按摩,缓解因一个体位造成的肌肉酸痛,并且给予相应的按摩,缓解患者不适感和酸痛感。肝肾功能损害:介入治疗肝癌可能造成患者肝脏缺血缺氧,局部应用化疗药物可以引起肝功能出现损伤,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异常升高,白蛋白降低,患者出现胆红素异常升高。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常规的应用保肝药物和水化疗法,鼓励患者多饮水,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尿量、尿颜色等,定期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复查。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应用,可以明显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4参考文献

    [1]赵红霞.循证护理在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362.

    [2]王丽萍,谢茶枝.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海南医学,2010,21(23):142.

    [3]魏淑芳,丁娥,于爱霞.原发性肝细胞癌介入治疗142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78.

    [4]房君,江燕.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体会[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1):1364.

    ↑上一篇: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
    ↓下一篇:出院随访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