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出院随访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3-14  浏览次数:870次

    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是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部病变而留下的后遗症状。患者部分或全部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低下,需要极大的帮助,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开展出院随访,给予及时、科学的康复训练与指导,使患者丧失或受损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日常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出院的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均为本地常住居民,男74例,女26例,年龄64~88岁,平均(73.13±4.66)岁,均经CT确诊,处于恢复期出院,均存在一侧以上肢体功能障碍,无意识不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38例,女12例,平均(73.13±4.66)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26例,高中以下24例。干预组男36例,女14例,平均(72.55±6.14)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28例,高中以下22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患者出院时建立随访登记,内容包括:姓名、年龄、住址、单位、电话、诊断、治疗结果和随访情况。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上门随访和书信联系。随访内容包括: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恢复情况,讲解康复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耐心引导,逐步变替代护理为自我护理,鼓励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项目,教会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做好家属的心理指导,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增加康复的信心。随访时间:出院后2周、6周,以后每3个月随访1次,情况特殊的随时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

    1.3观察指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1],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分为良(>60分)、中(>40分)、差(<40分)3个等级计分;生活质量采用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测定[2],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85个条目,每个条目量化为1~5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所有患者在出院时、出院后1年、出院后2年,按上述两个指标各评定1次。

    1.4统计学方法: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

    3小结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致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生存率越来越高。因此患者对致残后的康复和相关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出院后,通过对患者进行跟踪、延续性的医疗、护理,使患者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让随访患者及家属对脑血管疾病和肢体功能障碍有了正确的认识,意识到坚持服药、按照系统性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同时,使患者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4参考文献

    [1]许玉华,潘恩木,刘延红,等.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偏瘫患者肌力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9):11.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2007:188.

     

     

    ↑上一篇:循证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效果分析
    ↓下一篇: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