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直肠癌根治手术的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980次

    当前时期,直肠癌病症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成为消化道的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且其发病比率逐渐上升[1]。手术作为临床治疗直肠癌病症的主要手段,近年来与腹腔镜技术相互配合,迅速发展完善,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为临床治疗直肠癌病患提供了有效的手段[2]。对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治疗的同期直肠癌病患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74例患者为我院在2009年6月~2012 年3月间收治,以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病患共29例,以腹腔镜术进行介入手术治疗的病患为45例。腹腔镜术为治疗组,传统开腹术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腹部的CT扫描、纤维结肠镜检验、胸片检测、病理活检,直肠为单一的病灶,肿瘤直径在 6 cm以下,其他的器官未曾出现肿瘤,未发肠穿孔或肠梗阻等合并症,不存在心、肝、肾、脑、肺等严重性气质病变。

    1.2 方法:临床医师采取气管插管法为两组患者进行了相同的全身麻醉,在麻醉完成之后,根据手术准备,将患者的体位摆放为低30°的截石位,并依据TME(全直肠的系膜切除)、术中化疗等原则,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介入的根治手术治疗,而为对照组病患实施了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完成之后,采取生理盐水、无菌蒸馏水等为患者进行腹腔冲洗。传统组手术不进行详细的论述,治疗组中45例病患的具体治疗过程如下:① 选用四孔法进行手术,脐孔的穿刺配合实施人工气腹,压力控制为13~15 mm Hg(1 mm Hg=0.1333 kPa);②将30°腹腔镜置入患者腹部,进行探查,并将Trocar(12 mm)置于右麦氏点,进行主孔手术操作,其他3孔均为辅助孔;③使用超声刀沿着乙状结肠系膜的根部,逐步向上游离,直至肠系膜血管,将腰背感神经显露,并对其做好保护;④以肠系膜血管走向为依据,对系膜根部存在的淋巴结、脂肪组织等清理干净,将肠系膜下部的血管切断且进行夹闭,并将左侧输尿管显露出来且为其实施保护;⑤ 对直肠左侧系膜、乙状结肠进行分离,同时要做好对于盆腔植物神经的保护;⑥对髓前的间隙实施锐性分离,一直到超出肿瘤下缘或者达到尾骨尖。

    1.3 观察随访: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肿瘤根治状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肿瘤复发与转移状况、术后的肠胃功能恢复等指标进行记录与观察,并在治疗之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使用肠镜、腹部超声、肿瘤标记、胸部X线等对患者进行复查检验。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治疗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明显地低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较长(P<0.05),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院研究结果显示,在对直肠癌进行治疗时,腹腔镜介入的根治手术可以在各种治疗效果均达到传统开腹手术效果的同时,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实现更为优化的疗效,但是,手术时间却明显高于对照组,目前各类临床研究也均呈现出此结果[3]。临床研究人员还要努力在手术时间方面,对腹腔镜术的使用加以优化。

    4 参考文献

    [1] 陆德胜,张月芬.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9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92.

    [2] 李红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68例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 2012,31(5):568.

    [3] 石庆龙,赵振生,曹双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手术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9):78.

    [收稿日期:2013-05-09 编校:苏建东]

    ↑上一篇: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下一篇:塞丁格技术在PICC导管原位置换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