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脑电双频谱指数在ICU机械通气镇静中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985次

    机械通气是ICU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若出现躁动不安、或对插管耐受较差时,常会导致机械通气的失败,解决该问题的常用方式则为镇静。镇静虽有效的促进了机械通气的成功,但如过度则容易引起呼吸功能的异常、增加机械通气的时间,给患者的认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增加或得性肺炎的发生率[1]。笔者对机械通气镇静患者使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进行监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1年1月~2013年2月ICU中行机械通气镇静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并将2011年1月之前的另52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25~73岁,平均(44.5±6.9)岁。腹部相关手术后19例,胸部手术后14例,骨科手术后15例,心肺复苏后4例。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23~74岁,平均(44.7±7.1)岁。腹部相关手术后18例,胸部手术后15例,骨科手术后16例,心肺复苏后3例。所有患者接受本次治疗前精神都正常,排除长期服用镇静剂抗癫痫药物病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都经微量泵持续泵入异丙酚和咪唑地西泮。对照组由主治医生根据Ramsay评分法,依据患者的情况的变化而调节药物的泵入量;研究组依据BIS值调节药物的泵入量:采用Aspect医疗公司生产的BIS监测仪,使用酒精棉球搽拭患者的全额头以及耳前相关部分。待脱脂后,将电极分别安置在额正中及一侧,并连接DSC-XP系统,持续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异丙酚和咪唑地西泮的泵入量。计算每位患者的平局药物使用剂量,并将两组间进行对比,同时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x ± s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异丙酚及咪唑地西泮的使用剂量都较少,且行机械通气的时间也较短。详见表1。

    3 讨论

    机械通气患者常需经气管插管,给患者的气管带去极不舒服的感觉,咳嗽是最为常见的反应[2]。而过度咳嗽会引起患者出现躁动不安,呈现人机对抗的现象,使机械通气不能顺利完成。镇静是临床常用的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主要是指通过使用一定的镇静药物以保证患者安全和舒适的度过机械通气的治疗阶段。异丙酚属静脉麻醉药物,起效快且较易清除,但对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也较明显,可致患者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当使用剂量偏大时更为明显。咪唑地西泮具有抗焦虑、遗忘、抗惊厥等作用,起效快且消除率较快,安全性也较高,且其在适当的剂量下可使患者的自主呼吸得到维持。因此在对患者的镇静过程中,药物的泵入剂量也尤其重要。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决定药物剂量,虽有效的达到了镇静的效果,但不易掌握药物的精确剂量。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采用双频谱分析法,能对脑电频率间的偶联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故可有效的反应大脑皮质的意识水平,是麻醉深度及镇静水平的最直观的表达方式[3]。主治医生根据其可较精确的决定泵入的剂量,故可较好的防止因药物剂量过大而造成的不良影响。笔者对52例行机械通气镇静患者使用 BIS值进行监测,通过与未使用的一组进行比较,使用的一组的镇静药物使用的剂量明显较少,患者行机械通气的时间也明显减少。因此,说明BIS值能促进对镇静药物使用剂量的控制,是防止镇静导致不良反应的有效方式。

    4 参考文献

    [1] 周飞虎,宋 青,王秀英.脑电双频谱指数在ICU机械通气镇静中应用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7,11(1):20.

    [2] 王桂兰.脑电双频谱指数用于患者昏迷程度监测及护理[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14(3):397.

    [3] 李 晖,黄青青,苏美仙,等.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水平的准确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29(5):443.

    [收稿日期:2013-06-08 编校:苏建东]

    ↑上一篇:塞丁格技术在PICC导管原位置换中的应用
    ↓下一篇:诊手术对于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