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医学心理学》

    癌症患者疼痛与抑郁的相关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15  浏览次数:1499次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躯体症状之一。据统计,30% ~50%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疼痛Hj。抑郁情绪在癌症患者特别是伴有癌痛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有一定影响,可以降低患者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疼痛和抑郁是相互影响和加重的 ,该研究主要为了解癌症患者癌痛与抑郁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可能原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到2013年2 月在我院住院患者及部分门诊患者,共3O例。患者中男性l7例,女性13例;年龄26—72岁,平均(53.5± l2.8)岁。纳入标准:确诊为癌症患者(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伴有不同程度癌痛;年龄大于18岁;自愿合作者;预期生存3个月以上。排除标准:有精神疾基金项目:安徽医科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2xkj083) 作者单位:230061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内科病史;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不能合作者。

    1.2 问卷调查

    1.2.1 基本情况调查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疾病诊断、合并基础疾病等。

    1.2.2 疼痛数字评价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 采用NRS进行分级,根据疼痛程度分为0~10 分,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2.3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采用SDS评定抑郁状态的严重程度,它由20 个条目组成,主要包括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和抑郁的心理障碍。按1~4级评分, SDS总评分的分界值为42分,对于大于42分者诊断为抑郁。

    1.3 测评方法对人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医师指导患者填写调查表、NRS疼痛评分 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同时对患者疑问进行解释说明。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录人数据,采用 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检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患者30例,其中男性 17例(56.7%),女性13例(43.3%)。患者平均 (53.5-4-12.8)岁,其中男性平均(57.1±12.7)岁,女性(54.3±8.6)岁。癌症诊断主要包括肺癌、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和胃癌等10余种癌症。

    2.2 癌痛患者抑郁发生率及癌痛程度 30例患者中,轻度疼痛5例(16.7%),抑郁平均评分为(42.4± 8.3)分;中度疼痛13例(43.2%),抑郁平均评分为 (47.2±4.8)分;重度疼痛12例(40.1%),抑郁平均评分为(59.9±5.8)分。所有患者中,有26例患者 (86.7%)存在抑郁情绪。

    2.3 癌痛与抑郁关系及相关性伴有中度及重度癌痛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高于伴有轻度癌痛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6,P=0.001)。癌痛程度越严重,对应抑郁评分越高,癌痛程度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r=0.8,P=0.001)。

    2.4 镇痛治疗前后抑郁评分情况对重度疼痛(NRS t>7分)的患者,予以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0 mg/ 12 h)镇痛治疗,患者镇痛后抑郁平均评分为(54.6± 5.9)分,明显低于镇痛前抑郁的平均评分(59.9± 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P=0.001)。

    3 讨论

    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主要的一种躯体症状,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J。癌痛患者的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本研究中高达86.7% ,明显高于我国正常人群抑郁的发生率 J。疼痛的产生和传递中,大脑、脊髓和外周神经等系统发挥各自的作用,最终由大脑感受到疼痛。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两种神经递质即5一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疼痛信号的加工处理中起重要作用。抑郁症的主要病理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功能低下,对疼痛阈值下降,对疼痛敏感。癌症患者大多数接受放疗或化疗等不同的治疗,而这些治疗的不良反应及疼痛是引起焦虑和抑郁障碍的主要原因 引。晚期肿瘤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增高,甚至有自杀倾向 。疼痛不仅对患者躯体造成损伤,同时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癌症一疼痛一抑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抑郁情绪与疼痛明显相关,通过上调患者的疼痛阈值和情感体验,既能够改善患者情绪,还能够产生显著的镇痛效应 U_。同时积极有效缓解癌痛可以减轻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12 例重度疼痛患者予以镇痛治疗后,患者抑郁评分较镇痛前是明显降低的。癌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及癌痛的不同程度,抑郁情绪的表现形式及程度也不同,本研究中,癌痛程度越明显,相应的抑郁程度越重,与既往研究 是相符的。但由于样本量较少,结果存在一定偏倚,仍需大型临床试验验证。

    4 参考文献

    [1] Senthil PK.Cancer pain:a critical review of mec—hanism— based classification and physical therapy management in pal— liative care[J].Indian J Palliat Care,2011,17(2):116 — 126.

    [2] Brawley OW,Smith DE,Kirch RA.Taking action to ease suffering:Advancing cancer pain control as a heahhcare pri— ority[J].CA Cancer J Clin,2009,59(5):285—289.

    [3] 彭鹏,郑莹,王杰军,等.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肿瘤,2009,18(4):276—277.

    [4] Juver JP,Vercosa N.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and pain[J].Rev Bras Anestesiol,2008,58(3): 287—298.

    [5] 李小梅,刘端祺,吴航宇,等.羟考酮控释片单药或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5):276—279.

    [6]吴俊兰,肖菊香.癌症相关性抑郁的发生机制[J].现代肿瘤医学,2011,2(2):380—382.

    [7] Kim SH,Kang S.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cervical cancer survious in Korea[J].Int J Gynecol Cancer,2010,20(60):1017—1024.

    [8] McDonald MV,Passik SD,Dugan W,et a1.Nurses recogni— tion of depression in their patients with cancer[J].Oneol Nuts Forum,2009,26(3):593—599.

    [9] 卜萍,刘虎.晚期肿瘤患者自杀实例分析[J].安徽医学, 2011,32(5):664—666.

    [1O]Onal A,Parlar A,Ulker S.Milnaeipran attenuates hyperal— gesia and potentiates antihyperalgesic effect of tram adol in rats with mononeuropathic pain『J].Pharmacol Biochem Be. hay,2007,88(2):17l一178.

    [11] 宋文灿,潘明,徐金发,等.大剂量奥施康定治疗31例重度癌痛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1,15(1):96—97.

    (2013-05—10收稿 2013-07—31修回)

    ↑上一篇:心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伴轻中度抑郁影响
    ↓下一篇:老年抑郁症的防治策略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