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卫生管理学》

    海军战略转型条件下特勤人员卫勤保障特点与要求

    发表时间:2014-05-23  浏览次数:1457次

    提出海军战略转型条件下特勤人员卫勤保障特点与要求。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访谈、特勤部队调研获取资料。海军战略转型条件下特勤人员使命任务特殊、保障要求高;军事作业危险性强,保障难度大;作业环境特殊,健康影响因素多;新装备列装快,训练任务强度大;执行任务区域广泛,保障机构变更频繁。海军战略转型条件下特勤人员卫勤保障需要全方位高度重视、救援与救治并重、增强环境适应能力、注重健康维护与促进、加强信息化健康管理。海军特勤人员是海军一线部队中各种高新武器装备的指挥者和操纵者,是海军部队的拳头力量,担负着重要使命任务。在海军战略转型过程中,特勤人员的卫勤保障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要求。

    1 使命任务特殊,卫勤保障要求高,需全方位高度重视海军特勤人员包括飞行员、潜水员和潜艇艇员三类专业人员,分属海军航空兵部队、水面舰艇部队和潜艇部队三大兵种,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任务。海军航空兵是海军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其使命任务是控制海上制空权,协同陆、空军和舰艇部队进行海空和濒海作战,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空中屏障;海军潜水员隶属于海军水面舰艇部队中的作战支援舰部队,主要执行港口作业、水下捞救、潜艇救援、水下安保等任务中的潜水作业任务,为国家海洋开发利用和海军作战训练提供水下安全保障。潜艇部队是海军主要兵种之一,是海上突击力量和国家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打击敌大型水面舰艇、反潜、布雷、封锁航道、海上战略核威慑等重要任务。海军特勤人员作业环境特殊,使命任务重要,因此卫勤保障工作要求高,须格外注重生理和心理条件选拔、日常休息睡眠和营养饮食方面的指导监督以及执行任务后的健康恢复工作。同时,由于各类特勤人员的任务、装备、作业环境不同,对卫勤保障的要求也各异,如对飞行人员须严格把握放飞指征、预防海空飞行造成的疲劳和错觉;对潜水员应注重不同类型潜水作业前的选拔教育、混合气体配置、选择减压方案、潜水疾病预防等医学保障工作;对潜艇艇员应注重潜航过程中的环境卫生监督、疾病防治和水下脱险的医学保障。

    2 军事作业危险性强,保障难度大,需救援与救治并重军事飞行作业危险性强,细小的操作失误或机械故障都可能导致严重的飞行事故。海军飞行员尤其是舰载机飞行员还要面临海空飞行错觉、飞机着舰等更为严峻的挑战。发生飞行事故坠海后飞行员搜救困难,且坠海飞行员容易发生弹射导致的各种躯体损伤和坠海淹溺,因此卫勤保障难度非常大。据美海军安全中心报告,1963至1983年,约300架舰载直升机、1200名空勤人员坠入海中,其中200名丧生,150名失踪,35名致伤后溺亡。潜水作业是海上特殊作业之一,广泛运用于军事航海、潜艇援救和港口作业中。与此同时发生潜水事故的情况也较为常见,易发生减压病、气压伤、二氧化碳中毒、氧中毒、氮麻醉、缺氧等潜水疾病,严重时危及生命。1968至1981年美国海军在706 259次潜水作业中,共发生事故1174起,事故率为1.7%。潜艇储备浮力小、抗沉能力弱、操作难度大、水下环境差,因此易发生各类事故。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00年至1976年的77年中,各国发生较大潜艇事故434起,沉没176艘,因潜艇事故死亡3168人,而脱险成功获救的仅有635人,占失事潜艇总人数的16.7%,尤其是2000年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救援失败,118名官兵牺牲,令全世界震惊。潜艇事故救援,已成为各国海军普遍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3 军事作业环境特殊,健康影响因素多,需增强环境适应能力海军飞行员的作业环境主要是在海空,除了低压、有害气体、噪声、电磁辐射、加速度、活动空间狭小、心理负荷重等飞行员常见健康影响因素外,还受到海空飞行特有因素的影响,如:海空飞行任务复杂、领航困难、容易产生疲劳和错觉;水上飞机和舰载机起降平台小、易受风浪航速等影响;长期驻舰带来的晕船、疲劳、营养缺乏、睡眠不足等。海军潜水员在水下作业时要面对高压、低温、暗涌、海洋生物、水下不明物体等威胁,在执行援潜救生、排除水雷、水下安保等军事任务时还要面对更多未知因素的威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潜艇舱室内部空间拥挤,艇员活动空间有限,空气不流通,艇内微小环境恶劣,有害气体、高压、高温、高湿、噪声、振动、昼夜不分等诸多因素对艇员生理和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长期潜航训练使艇内环境更加恶劣、微生物超标,加之艇员作业强度高、体力消耗大、营养缺乏,会导致机体抵抗力弱、疾病发病率高。因此,特勤人员的卫勤保障一方面要着重于从技术上改善装备条件和作业环境,另一方面应从医学角度增强特勤人员对特殊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达到“人-机-环境”的协调适应。

    4 新装备列装快,训练任务强度大,需注重健康维护与促进海军转型建设的推进,使海军部队新型装备列装速度得以加快。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现代化常规潜艇进入中国海军服役。随着新装备快速列装,一方面新装备的战术性能和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造成特勤人员操纵新装备时身体负荷大、需处理的信息多,对特勤人员身心健康的要求随之提高;另一方面,为尽快驾驭新装备、形成战斗力,部队训练强度必然加大,对特勤人员身心健康的维护提出更大挑战。因此特勤人员的卫勤保障应注重防治结合,强调健康维护与健康促进,由伤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和强健医学发展。

    5 执行任务区域广泛,保障机构变更频繁,需加强信息化健康管理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和海军转型建设的推进,海军舰艇及航空兵的活动范围将越来越广泛,部队将不再常年驻守固定的港口、场站,而是进行频繁的远航、转场,甚至长期在海外执行护航、维和、人道主义援助等任务,造成卫勤保障机构变更频繁。因此特勤人员卫勤保障不能仅依靠部队驻地的医疗机构,而是应该面向海军所有港口、场站及其驻地的联勤医院,甚至应扩展至海外医疗机构。目前,特勤人员转场期间异地卫勤保障主要依靠纸质的《健康登记本》进行衔接,不仅手段落后,而且所传递的健康信息有限,不利于异地医务人员对特勤人员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因此,需要依托现有特勤数据资源,构建面向全军网络的电子健康管理档案数据库框架,提供查询、统计、报表、咨询等综合应用服务,加强在信息化条件下对特勤人员身体情况的实时监测、过程控制和科学研究,有的放矢地分析、解决问题,提高特勤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特勤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受延续性的、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宗玉国,陈赛铮,吴岩印. 驻舰环境对舰载直升机飞行员身心健康影响的因素分析.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6, 13(1): 49-50.

    陈尧忠,蔡建明. 军事航海医学概论.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0: 37-41.

    蒋春雷,方以群. 潜艇脱险及其医学保障.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4: 23-25.

    陈双红,徐雄利,武文斌,等. 某潜艇舱室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9, 16(5): 308-310.

    常卫伟. 期待转型中的中国海军潜艇部队. 舰载武器, 2008, 12(1): 20-25.

    刘新玲,段虹,乔宗林. 特勤人员健康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1, 18(5): 446-448.

    ↑上一篇:门诊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做法和体会
    ↓下一篇:提高陆军医疗分队涉海救治卫勤保障能力的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