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卫生管理学》

    情景模拟训练在CCU护士独立除颤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5-21  浏览次数:1377次

    情景模拟训练是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让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锻炼或考察某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1]。心脏监护病房(cardiac care unit,CCU)患者突发心搏骤停机率高,大部分成人突发非创伤性心搏骤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研究证实,心搏骤停发生1min内行电除颤,患者的存活率可达90% ,以后每延迟1min,复苏的成功率将下降7%~10%,超过12min再接受除颤的复苏成功率则只有2% ~5%[2]。这说明除颤时机是治疗室颤的关键。

    临床护士独立除颤可以为病人抢救赢得时机[3]。当病情突然改变时,病人的生命在几秒、几分钟内通过瞬间诊断和处理被挽救,这常常被认为是护士的职责[4]。但临床中护士常存在独立除颤意识薄弱、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等问题,使得护士独立除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受到诸多影响和限制。如何改善临床护士的独立除颤意识和操作能力,提高她们的绩效,是护理管理者们需要关注和改进的问题。

    1 我院CCU护士一般资料我院CCU监护床位9张。共有临床一线护士12名,全部为女性,其中30岁以下者占75%,30岁以上者占25%;业务职称为护士者占50.00%,护师者占50.00%;在CCU工作的年限为1年或1年以下者占16.67%,2~5年者占58.33%,6~10年者占25%。

    2 护士独立除颤能力影响因素

    2.1 业务方面:对发生室颤的认知能力,除颤的电量的选择不是很把握等等。

    2.2 心理素质较低:临床护士认为独立除颤责任大,风险性高,担心操作不当引起并发症,招致法律纠纷等问题。

    2.3 护理服务理念的缺陷:许多临床护士认为除颤是医生的责任,护士只是辅助配合。尤其夜间值班时,由于人员相对不足,临床护士常因工作程序安排不合理,过分关注“护士的事情”,如开通静脉通路、用氧、正确用药等,从而影响了心律失常第一时间的识别和除颤几率。

    2.4 实战机会少:由于个人应急能力以及分管患者病情的差异,临床中的除颤操作一般由医生或高年资护师完成。调查中发现,低年资护士业务生疏,缺乏工作经验,遇到突发事件时应对能力差,手忙脚乱,非常熟练的常规操作有时因过度紧张反而成功率很低[5]。

    3 情景模拟训练在CCU护士独立除颤能力培训

    3.1 以人员分析为基点,制定个体化的培训计划:CCU病区所有临床一线护士组成护士独立除颤能力培训小组。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选择其中年资高、综合能力强的一位护士担任小组长,根据理论和实践的评估结果,将小组成员分为理论实践均缺乏型、理论缺乏型组员与实践缺乏型组员。组长与理论实践均缺乏型成员一对一指导、理论缺乏型组员与实践缺乏型组员各自结对训练,各取其长,形成互动的正性的支持网络。

    3.2 以技术规范为导向,将抽象标准具体化:《护士岗位技能训练50项考评指导》[6](以下简称《指导》)电除颤操作程序为指南,具体步骤:(1)打开除颤器电源开关;(2)连接心电监护仪导联,确认心电图;(3)电极板涂上导电糊;(4)选择除颤模式;(5)选择能量;(6)将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左腋前线第五肋间并用力压紧;(7)电极板充电;(8)操作者喊“都离开”并环视四周确保人员离开;(9)同时按压两只放电键进行除颤.但是由于《指导》标准的纲领性和概括性的特点,难以作为实践考核的量性标准。因此,我们根据CCU病区的特点,将其步骤按使用时间量化。

    3.3 借助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充分调动成员的主动性:理论培训主要通过集中上课以及护理查房形式完成,内容包括心律失常的急救进展,抢救的基本程序,高危患者的评估,除颤仪使用的适应症,早期使用除颤治疗的必要性,除颤仪的保养和检测等相关知识。情景训练被广泛的应用于实践能力的培训中。所有成员按两两配对,4人为一个训练小组,轮流实行角色模拟扮演训练,并记录每次除颤各子过程的时间。每周训练,每月集中考核,成绩归档。

    4 结果通过情景训练,CCU临床一线护士的独立除颤意识和能力有了显著地提高。护理人员应急反应敏捷,操作熟练,技术过硬,赢得了患者、医生的赞扬。护士培训前后除颤的各过程的执行时间比较,完成1-5步骤时间,完成6-9步骤的时间,均较培训前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表1 护士培训前后各过程的执行时(sec,X±S)

    5 结论心内科患者疾病发展变化迅速,病情凶险。如何独立面对工作中紧急情况,已成为低年资护士的主要的工作压力[7]。对心脏停搏患者进行早诊断并第一时间进行体外除颤可显著帮助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而且由于目前心内科临床一线护士的低龄化,临床经验以及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她们应急能力的薄弱以及自信心的缺乏,延误了抢救时机。通过情景模拟演练针对性地进行独立电击除颤培训,提高了护士心里素质和判断力,使护理人员应急反应敏捷,操作娴熟。情景模拟也提高临床护士的抢救技术和应急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而且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和快速成长,使护理队伍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 张凤清,李珍,黄体纯.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68

    [2] 何庆,现代心肺复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109

    [3] 陶爱伟.早期电击除颤成功抢救心室颤动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J]. 2004, 19(3):284~285

    [4] 王丽华,崔素雯编著.危重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

    [5] 戴付敏.夜班护士低年资化的弊端及护理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695

    [6] 张春舫,任景昆,护士岗位技能训练50项考评指导[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00

    [7] 骆宏,叶志弘,冯莺等.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领域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2

    ↑上一篇:构建多维度电子病历系统
    ↓下一篇:加强军队基层医院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