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12  浏览次数:795次

      作者:周小明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无锡 214002

      【关键词】 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菌群分布,耐药分析

      泌尿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感染疾病,在我国的医院感染中,泌尿道感染仅次于肺部感染,位于第2位。探讨泌尿道感染这类的文献屡见不鲜,而缺乏针对老年人群的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的报道。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5年来本院老年住院患者清洁中段尿培养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旨在了解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特征,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经验用药。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①菌株分离自2003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老年患者(年龄≥60岁)3 033例次清洁中段尿标本。②质控标准参考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由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

      1.2 仪器试剂 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鉴定卡为GNB,GP药敏卡为GN04、GP61均为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培养基、血平板用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哥伦比亚琼脂粉加5%脱纤维羊血自制。

      1.3 方法

      1.3.1 菌株分离 清洁中段尿标本用定量接种环接种羊血平板,于35℃培养,观察菌落形态、计数、涂片、镜检,革兰阴性杆菌菌落计数>105 CFU/ml,革兰阳性球菌菌落计数>104 CFU/ml者判为培养阳性。

      1.3.2 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 均按仪器操作规程操作,抗生素包括氨苄西林,替卡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头孢替坦、氨曲南、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水星、呋喃妥因、青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根据NCCLS药敏试验法规标准判定。

      1.3.3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 由仪器专家系统直接判定,其原理与NCCLS推荐的双纸片扩散法相似,根据4个检测孔(头孢他啶、头孢他啶/棒酸和头孢噻肟、头孢噻肟/棒酸)的生长浊度变化,当不加棒酸孔的生长浊度值比加棒酸孔的生长浊度值≥50%即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离率 接种3 033份清洁中段尿标本,1 211份培养阳性,阳性率为39.9%,其中,分离真菌348株,占28.7%,革兰阴性杆菌632株,占52.2%,革兰阳性球菌231株,占19.1%,菌株分布见表1。

      2.2 肠杆菌科细菌体外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测定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所有的肠杆菌科细菌的体外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见表2。

      2.3 革兰阳性球菌体外对抗菌药物敏感性 测定3种主要革兰阳性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对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见表3。

      2.4 ESBLS阳性率 检测550株肠杆菌科细菌的ESBLS,其中产酶株149株,产酶率27.1%,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率33.8%,肺炎克雷伯菌23.0%。

      3 讨论

      从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标本分离的病原菌中,52.2%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87.0%,3种主要细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革兰阳性球菌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9.1%,与国外报道一致〔1〕,病原菌进入泌尿道后必须定居,黏附及侵入才能导致泌尿道感染〔2〕。而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或疾病治疗的需要,使得正常尿液清除病原菌能力减低,泌尿道黏膜防御病原菌黏附,侵入水平下降。作为肠道正常菌群的肠杆菌科细菌及粪肠球菌易逆行感染而引起泌尿道感染。在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中,真菌导致的感染比其他人群高得多〔3,4〕,达28.7%,推测与较多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广谱,超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长,范围广有关。

      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氨苄西林、替卡西林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所有肠杆菌科细菌体外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差而抑敏剂添加后,可显著提高其抗菌活性。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只有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的敏感率<50%,其他三、四代头孢菌素以及头霉类抗菌药物,氨曲南的敏感率介于50%~70%之间,提示,这些抗菌药物可用于革兰阴性杆菌引起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治疗,但使用时应以体外药敏试验为依据。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长期以来是泌尿道感染经验用药的首选。该类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程度迅速上升。盲目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泌尿道感染是不可取的方案。氨基糖甙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中,以奈替米星的体外抗菌活性最好,其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率为74.8%,对大肠埃希菌为80%。此外,在所测试的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优秀的体外抗菌活性,耐药率仅为1.5%。

      D族链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优势菌群。尿肠球菌对所测试的除万古霉素以外的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均高于粪肠球菌,表现为高度耐药。青霉素、氨苄西林对粪肠球菌有较高的体外抗菌活性,但对屎肠球菌却极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程度较高。敏感率仅介于0%~50%。用于膀胱冲洗的药物呋喃妥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仍保持极高的敏感性,157株细菌中,只有1株耐药。此外,至今为此,未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条件致病菌是引起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真菌感染比例较高。同时,分离菌株耐药程度颇高。因此,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及不同感染人群的病原菌耐药监测,将有助于临床合理而准确用药。

      【参考文献】

      1 Kanina J,Gospodark E,Ulatowska B.Analysis of the bacterial strams isolated from urinary samples of hospitalized and ambulatory patients〔J〕. Med Sci Monit,2000;6(2):11227.

      2 卢根生,宋 波,金银御.泌尿道感染的研究进度〔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1;21(3):147.

      3 孙四清.泌尿道感染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28(2):812.

      4 喻 华,刘 华,颜英俊,等.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9824.

    ↑上一篇:泌尿外科后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的护理研究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100例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