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1例

    发表时间:2012-12-27  浏览次数:1219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洪丽                        咸宁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五官科,湖北 咸宁 437100

    鲁田夫                      咸宁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五官科,湖北 咸宁 437100

    吴立连                      咸宁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五官科,湖北 咸宁 437100

    胡艳明                      崇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3.咸宁学院五官医学院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7岁。2009年2月11日初诊我院。主诉:左侧鼻腔鼻塞,伴同侧头痛、流脓涕1年余,偶闻及鼻内有臭味,不伴鼻出血及其它不适,未作过任何治疗。鼻部检查:鼻外观无畸形,右鼻腔正常,鼻中隔轻度左偏,左鼻腔内充满脓涕,吸尽后,用1%麻黄素棉片收缩鼻黏膜5min后取出,下鼻甲后端总鼻道处可见团状物,表面呈灰色,用枪状镊触之较硬,不出血。即行鼻窦CT扫描,CT示:左侧上颌窦密度增高、窦腔形态及窦壁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收入院3d后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术中取除鼻道内团状物,约蚕豆大小,外面有干酪样物附着,内呈深褐色。上颌窦开口处黏膜水肿增生,窦口处有少许干酪样团块,扩大上颌窦自然口,见窦腔内黏膜充血水肿,但未见灰褐色团状物及脓性分泌物。用3%双氧水注入窦腔后,见大量泡沫外溢。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窦腔,并注入庆大地米注射液。术后鼻腔团状物及窦口黏膜送病检,3d后病检结果回报:(鼻腔)真菌菌落及干酪样坏死物,(鼻窦)鼻黏膜呈慢性炎症改变。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口服清热解毒中药。方剂如下:生地、山药、前仁、桑皮、金银花、鱼腥草各15g,桅子、黄芩、当归、丹皮、柴胡、木通、泽泻各9g,甘草6g,煎服。术后1周患者自述双鼻通气好,无头痛,鼻腔无分泌物,未闻及异味。10d后痊愈出院。1个月后随诊未见复发。

    2 讨 论

    真菌性鼻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异性疾病,跟机体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有关,也可因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在某一局部致病。此患者有手足癣,且从事工程建筑行业可能是患者致病原因之一。此病属中医“肺热”范畴;治以桑皮、黄芩、鱼腥草清肺热为主;辅以生地、金银花、桅子、丹皮、甘草清热、凉血解毒;柴胡、山药、木通、前仁、泽泻疏肝益气利湿。本患者病变局限于鼻黏膜表面,鼻窦及骨壁均无侵犯,按分型属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故术后效果好。为预防真菌复发,须配合使用抗真菌药物,但临床上各类口服抗真菌药物对肝脏损害较大,故选用中药辅助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4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