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西医结合》

    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发表时间:2012-12-19  浏览次数:1243次

    作者                                 作者单位

    何桂娟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杭州 310005

    虞为力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杭州 310005

    胸腰椎骨折病人因骨折后造成脊椎周围软组织损伤,局部出血形成血肿压迫,需长期卧床治疗等因素造成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常常出现腹胀、便秘并发症,导致病人食欲不振、腹痛,甚至烦躁、焦虑等。自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对87例胸腰椎骨折后病人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7例病人中男性53例,女性34例,年龄19~69岁,平均58.3岁。骨折部位:第8~11胸椎16例,第1~2腰椎71例,骨折类型:压缩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病人未在观察中。其中手术72例,保守治疗15例。同时通过病历查询回顾性调查2007年2月~2007年12月76例胸腰椎骨折(未合并脊髓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评估所有163例病人伤前均无习惯性便秘,胃肠功能正常。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文化程度、骨折部位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实验组入院后即进行一整套防治腹胀便秘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包括病情评估、饮食调护、腹部按摩热敷,体位护理、情志护理等措施;②对照组按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对症处理等。

    1.3 评价指标

    病人主诉腹胀、听诊肠鸣音以及排便情况,每8h评估1次。腹胀情况观察结果判断:无:腹部平坦,柔软,无压痛,腹式呼吸正常。轻度:腹部平坦,稍有压痛,腹式呼吸存在。中度:腹部有膨隆,有轻度压痛,腹式呼吸减弱。重度:腹部膨隆明显,腹部有压痛,腹式呼吸明显减弱或消失。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t检验处理,两组统计学处理P<0.05或P<0.01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从表1可见:两组腹胀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两组腹胀发生率比较[例(略)]表2 两组肠鸣音情况和排便时间比较(略)

    从表2可见:两组肠鸣音情况和排便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肠鸣音次数高于对照组,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

    3.1 评估病人

    病人入院后首次应评估病人受伤时间、姿势、着地时的体位,平时饮食、排便习惯,是否有胃肠疾病史,饮食嗜好,病人的经济状况、社会关系。了解病人对本病的认知程度及预防腹胀便秘方面的知识。以后每8h评估病人有无腹胀便秘、肛门排气排便情况,大便性质,肠鸣音情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症状体征、病人心理状况等。

    3.2 饮食调护

    饮食原则宜清淡理气、健脾和胃、易消化食物,适当增加纤维素食的摄入。在增加新鲜蔬菜瓜果的基础上,鼓励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尽量达到1500~2000ml以上,防止大便干结。

    3.3 体位护理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取体位,一般取仰卧位,平卧硬板床,在腰下垫透气薄枕, 这样做有助于恢复腰椎的正常生理弧度,减轻病人出现腹胀痛等症状,增加病人舒适度[1];伤后或术后2~3d定时轴线翻身,骨折处稳定后可指导病人主动翻身的正确方法,每2h 1次,由1/4侧卧位、1/2侧卧位逐步过渡到完全侧卧位,早期指导病人在床上活动四肢,伤后和术后开始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进行膝、踝关节屈伸运动;保守治疗骨折处稳定、手术后1周可进行直腿抬高运动和腰背肌锻炼,如五点式,即双足、双肘、头部为支点,使腰离开床面10次/d,以后根据病人的体力及锻炼情况逐步减少与床接触点;4~6周协助坐起;6周后练习扶拐或坐轮椅离床活动,逐步弃拐练习站立和行走,鼓励病人作肢体伸屈活动等都能帮助肠功能恢复,也能较好地解除腹胀和便秘。

    3.4 腹部按摩热敷

    入院即开始,方法是护士面向病人,病人仰卧位,用摩法在腹部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顺序推摩3min,并在腹部做环形摩法3min,按压中脘、天枢及双侧足三里穴位约3min。日间按摩2~3h 1次,夜间4~6h1次,按摩宜在饭后2h,出现腹胀后随时按摩,每次15min左右。也可以指导训练病人或家属掌握按摩的方法来自我执行。按摩后用温热毛巾湿敷腹部,一般热敷15~30min,早晚各1次,一般伤后24h以后敷,以达到通气的目的。如果病人入睡应暂停按摩,有便意但排便费力可以按压长强穴,刺激排便。

    3.5 中药治疗

    胸腰椎骨折病人入院后,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评估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情况。2d未排大便者应于警惕便秘的发生,及早给予护理干预,根据医嘱早期应用宁波陆氏伤科验方六仁三生汤防治此病[2],药用瓜蒌仁12g,桃仁9g,杏仁9g,郁李仁12g,柏子仁9g,火麻仁9g,生大黄(后下)9g,生玄胡12g,生枳壳9g。入院后即服上方,1剂/d,分2次温服。

    【参考文献】

    [1]袁临益,王文斌,应伦.六仁三生汤防治胸腰椎骨折早期腹胀便秘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366367.

    [2]颜美琼.实用症状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3,17(9):643.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7例分析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痔术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