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西医结合》

    27例压疮的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2-12-13  浏览次数:1009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张立娟                    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中医院(117200)  

    宋晓红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117100)

    我院自2001年以来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压疮2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压疮病例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54~93岁。

    2 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方法及步骤

    2.1 创面清洗 Ⅱ期创面以生理盐水清洗;Ⅲ、Ⅳ期创面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清除厌氧菌,Ⅳ期创面还应清除周围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清洗。

    2.2 周围皮肤消毒 可用75%的酒精或碘伏消毒压疮创面周围皮肤。

    2.3 艾条灸法 将艾条一端点燃,于压疮部位做雀啄食样动作,使局部感到温热,每日1~2次,每次30min。

    2.4 物理治疗 TDP灯照射,对正压疮部位距离25cm,每日1~2次,每次15~30min。

    2.5 局部药物治疗 ①中药擦剂:将以黄芪、黄连、黄柏等七味中药为主要成分自制的“黄药水”灭菌后涂擦于压疮创面。②片剂粉末:将痢特灵片剂粉末涂于压疮创面。③针剂:将庆大霉素针剂涂搽于压疮创面。④喷剂:将阿米卡星喷剂喷于压疮创面。⑤软膏:将百多邦软膏涂搽于压疮创面。

    以上所列举的局部药物治疗方法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或组合。

    2.6 创面覆盖 浅表创面可用溃疡贴覆盖;创面大或深者可选用无菌纱布或纱布垫覆盖,以保持良好的透气性。

    3 护理措施

    3.1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睡气垫床,经常更换卧位,鼓励和帮助病人翻身,翻身实质上是弥补机体对生理反射活动失调的主要措施,每2~3h翻身1次,不得超过4h。

    3.2 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 床铺应保持平整无皱折、清洁干燥无渣屑,搬动病人时应避免拖、拽、扯、拉等动作。对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更换尿垫,保持皮肤和床褥的干燥。

    3.3 增加病人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

    3.4 加强压疮的健康宣教,帮助病人及家属树立压疮康复的信心。

    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溃疡愈合,痂皮脱落;显效:创面干燥无分泌物,溃疡缩小,有肉芽组织生长;好转:创面渗出物减少,溃疡面无扩大;无效:创面渗出物未减少,溃疡面无变化或扩大[2]。

    5 结果

    本组27例65处压疮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后,其结果中除3例死亡和2例自动出院,共15处压疮治疗显效或好转外,其余22例(含1例行皮瓣移植)压疮全部治愈。

    6 讨论

    文中所列举的一系列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方法,其治疗成本低廉,为病人节约了医疗费用,减轻了病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操作方法简便,治疗效果肯定,易于被病人和家属接受,多次得到病人、家属的称赞和感激。

    临床接触的压疮多为Ⅱ~Ⅳ期,多有破溃脓液或坏死组织,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感染的创面应彻底清创,以免发生严重的血液感染而加重病情,有的甚至可因此而危及生命。

    中医学认为压疮的发病机制为气血亏虚、气滞血凝、经络受阻、肌肤失养而渐致坏死溃烂,行气活血、散瘀通络、解毒祛腐生肌乃对症之治则。艾灸可使局部组织血行旺盛、血供充足,减轻组织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的增生。同时艾灸在局部产生的温热或轻度灼痛刺激,可促使炎症被迅速吸收、创面干燥。另外还可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自制的“黄药水”以黄芪、黄连、黄柏等七味中药配制而成,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因此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压疮可达到肿消痛止、脓去疮愈的目的。

    压疮多见于病情危急、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肢体瘫痪、营养失调、代谢障碍等病人。因此治疗压疮的同时应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注重全身营养。同时还应及时对压疮的渗出物或坏死组织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改善神经营养状况,局部治疗效果才会更明显[2]。

    压疮病人身心都承受着极大的痛苦,护理工作繁琐、家属厌倦,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同情心,制订周密有效的预防护理和治疗计划,压疮的发生率就会降到最低限度,压疮的治愈率就会极大地提高,疗程就会缩短,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有利于病人康复。

    参考文献

    [1] 邵永红,查炜.艾条灸治疗压疮94例及护理要点[J].针灸临床杂志,1999,

    15(5):38-40.

    [2] 宋晓萱,陈英艳.多爱肤亲水性敷料治疗截瘫病人褥疮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3,9(1):75.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30例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42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