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针灸推拿学》

    针灸联合中风气化汤治疗中风排尿障碍5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9-04  浏览次数:1872次

    排尿障碍是中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风排尿障碍急性期多表现为尿储留,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尿频、尿失禁、多尿多见。2011一01-2012一O1,我们采用针灸联合中风气化汤治疗中风排尿障碍50例,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1.1诊断标准符合中医中风的诊断标准;由中风引起排尿障碍,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或尿储留。1.1.2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发病时间在7d-1年;年龄40一75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能配合检查和治疗,能坚持治疗。1.1.3排除标准下尿道梗阻(膀胧结石或肿瘤),下泌尿系感染,子宫或直肠脱垂、膨出,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损害,脊髓和其他脑病所致的急迫性尿失禁;由前列腺增生所致的急迫性尿失禁或尿储留;中风前即有尿失禁或尿储留;不能配合检查和治疗者。1.2一般资料全部50例均为我院针灸科住院患者,男16例,女34例;年龄40一75岁,平均57.6岁;病程7d一1年,平均78.0d;中风分期;l:急性期21例,恢复期27例,后遗症期2例。1.3治疗方法1.3.1针刺治疗1.3.1.1体针取穴:关元、中极、提托(双侧)、阴陵泉(双侧)、三阴交(双侧)。关元用3寸毫针直刺,进针2-2.5寸,行捻转提插补法,以患者腹部出现发热感为佳;中极用3寸毫针呈75。向曲骨方向斜刺,进针2}2.5寸,行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会阴部放射;提托属经外奇穴,定位在关元旁开4寸,用3寸毫针呈60。向曲骨方向斜刺,进针2}2.5寸,行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会阴部放射,针刺前一定要排空膀胧,避免刺伤膀肤。阴陵泉、三阴交用1.5寸毫针直刺,进针1寸,阴陵泉平补平泻法,三阴交小幅度捻转补法使针感向足部传导。留针30min,每日1次。1.3.1.2头针取足运感区:前后正中线中点旁开0.5寸,向后引1.5寸长平行线;生殖区:从额角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1.0寸直线。刺法:用1.5寸毫针快速刺人、推进,采用快速捻转强刺激手法,每分钟捻针200次左右,留针30min,间隔5一10min捻转1次。1.3.2灸法治疗取穴:关元、肾俞(双侧)、足三里(双侧)。用艾条温和灸,每穴15min,使局部皮肤红晕温热而无灼痛为度。1.3.3中药治疗予中风气化汤。药物组成:益智30g,乌药10g,黄蔑30g,柴胡6g,升麻6g,桂枝12g,获菩12g,泽泻10g。阳虚寒甚加鹿角胶、肉桂;膀耽湿热者加黄柏、车前子;小便失禁者加五味子。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mL,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1.3.4疗程14d为1个疗程,间隔2一3d进行下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1.4疗效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瘾闭的疗效标准拟定。治愈:排尿功能恢复正常,症状及体征消失;好转:排尿障碍症状及体征有改善,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未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2结果本组50例,治愈37例,好转10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4%。3讨论中风排尿障碍属于中医学瘾闭、遗尿范畴。瘾闭指小便不利,点滴短少,甚至小便闭塞不通,点滴全无。《素问·灵兰秘典论》载“膀胧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可见瘾闭的病机在于膀胧气化(下转407页)(上接405页)不利。遗尿是指患者清醒时小便滴沥,不能自禁,中医古籍中“遗溺”、“善溺”等均指本病。《景岳全书》曰:“遗溺一证…惟是水泉不止,膀胧不藏者,必以气虚而然,盖气为水母,水不能蓄,以气不能固也,此失守之兆,大非所宜,甚至气脱而遗,无所知觉,则尤其甚者也,此惟非风证及年衰气弱之人,或大病之后多有之。”中风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加之久病,肾阳虚衰,肾气不足,膀耽气化功能失调,导致排尿功能障碍。治宜温肾益气,通畅气机,通调水道。关元为全身三大强壮要穴之一,有培元固本、补肾气之功;中极为膀胧经募穴,有益肾利尿缩泉之功;阴陵泉有健脾渗湿之功;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处,有补肝肾、健脾利湿之效;提托为经外奇穴,有益气升提、脱之功;y俞有益肾滋阴、摄精利水的功能;足下里有健脾补胃、补虚扶正、升降气机等作用。选用上述穴位针灸治疗能够起到温肾助阳、通调水道的功效。中风气化汤中益智温肾缩尿,黄蔑补气利水,共为君药;鸟药温肾散寒,桂枝温经通阳,共为臣药;柴胡、升麻升举阳气,获菩、泽泻利水渗湿,并为佐使药。综合全方配伍,具有温肾益气、通调水道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大脑皮质中枢是最高级的排尿中枢,主要包括额叶及额顶叶皮质,旁中央小叶可能是排尿的运动中枢,顶叶与排尿的感觉有关,前额叶对排尿有抑制作用。额叶或额顶叶皮质与中风后排尿障碍有关,脑部病变的大小与尿失禁有关,左半球梗死导致语言功能障碍,患者不能表达排尿需求而出现尿失禁。大脑半球两侧播散性病变容易引起逼尿肌及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性尿储留。头皮针刺激足运感区、生殖区能够调节大脑皮质排尿中枢。中风排尿障碍患者以中老年居多,治疗所需时间相对较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程度尤显重要,只要坚持配合治疗,多能取得较好疗效。本研究显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中风排尿障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9-10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7-28.王永炎,谢雁鸣. 实用中风病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10.

    ↑上一篇:针刺治疗奔豚症1例
    ↓下一篇:针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