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针灸推拿学》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头痛105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12-21  浏览次数:1411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李伟     吉林医药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13

    李中伟   解放军93062部队卫生队 吉林 吉林 132102

    吴昊   解放军93062部队卫生队 吉林 吉林 13210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5例头痛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77例;年龄<50岁者56例,50~59岁者18例,≥60岁者31例;病程最长者15年,病程最短者1 h。

    1.2 针灸治疗

    取穴方法:主穴为风池、百会、颔厌,再根据临床辨证分型,分别配以不同穴位。临床上以风寒外感型、肝阳上亢型及瘀血型多见。

    风寒外感型患者头痛遇风而发,痛势较剧,配以风府、列缺、外关、合谷诸穴;

    肝阳上亢型患者头角掣痛,多偏于一侧,或牵及巅顶,配以四神聪、太冲、水泉诸穴;

    瘀血阻滞型患者痛如锥刺,经久不愈,配以三阴交、阿是穴。

    针灸方法: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以3寸毫针从患侧之风池穴针尖向对侧风池透刺,针感要扩散至枕部。太阳穴进针沿皮透向同侧率谷穴;同样的方法从患侧之颔厌穴进针沿皮透向同侧率谷穴,使酸胀感扩散至同侧颜部;其余穴常规操作。留针20~30 min,其间行针2~3次,每天针刺1次,10次1个疗程。1个疗程后间隔2日再行下1个疗程的治疗。

    1.3 推拿治疗

    风寒外感型手法要重,刺激力强,先推拿颈肩部,然后按压风池穴,时间约2 min,再按风府1 min,以患者头部微出汗为度。

    肝阳上亢型推桥弓,自上而下,每侧各20余次,两侧交替进行。用疏散法在头侧胆经循行部位,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操作,两侧交替进行,各10次。

    瘀血阻滞型擦百会穴,按、揉太阳、攒竹穴及前额、头侧胆经循行部位,擦前额及两侧太阳穴部位,以透热为度。

    1.4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半年以上未复发者;有效:疼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无效:治疗后疼痛症状无改善。

    1.5 治疗结果

    105例头痛患者中,经1~2个疗程的治疗,痊愈:84例,占80%;显效:17例,占16%;有效:4例,占4%。总有效率:100%。

    2 典型病例

    患者吴××,男,30岁,本院职员。2008年3月29日初诊,由家属陪同来就诊。家属代诉,头痛反复发作2年余,加重一天。每因劳累、情志刺激、饮酒等而易致头痛发作,头痛如锥刺、刀割、电击样,伴有头晕、恶心,每3~5 min发作一次,每年发作数次,一般持续1~3 d。经口服镇痛药物后疗效欠佳,曾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一天前因饮酒后引发头痛,用药后没有缓解,遂来我科就诊。查:表情痛苦,面红目赤,口干口苦,舌苔黄,小便短赤,脉弦实。印诊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型头痛。即针刺百会,然后用3寸毫针从左侧风池透刺对侧风池穴,双侧颔厌穴透刺率谷穴,配阿是穴、内关穴、三阴交穴。留针20~30 min,行针3次。起针后推拿,以头部操作为主,推双侧桥弓,疏散头双侧胆经循行部位,辅以颈项、肩部操作。治疗后症状即得明显缓解。依上方法治疗5次,诸症皆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3 讨 论

    中医学认为头为元神所居,“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于是天气所发,六淫之邪,人气所变,五脏之逆,均可导致头痛。外感风邪,首当其冲;而足厥阴肝经在头部沿喉咙后面入鼻咽部,联结目系,向上出前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巅顶,因而肝阳上亢,或肝火上冲均可致头痛。若邪留不去,久必入络,络阻血疲,致头痛日久不愈,反复发作。

    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善治一切风邪为患,既能祛风解表,清头明目,又能清肝降逆熄风镇痛。百会穴属督脉,居巅顶正中,为三阳五会之所,百会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清头散风,醒脑开窍,升清降浊,而使络通痛止。颔厌穴属足少阳胆经,是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之会,胆经气血在此以风行之状输向头之各部。故针灸取以上三穴为主穴。再根据不同证型分别配以风府、列缺、外关、合谷祛风止痛;太冲、水泉滋肾平肝;三阴交、阿是活血行气,共奏通经络、止头痛之功效,使头痛得以解除。

    推拿是根据经络的循行和穴位刺激进行的,其有疏风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可反射性地调节中枢神经的功能。有力而快速的手法,可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柔和而缓慢的手法,可增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从而起到双向调节作用。同时,推拿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消瘀散结,缓解肌肉痉孪,并反射性地引起全身血液动力学改变,使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速,周围血管舒张;促进代谢产物如乳酸,以及致痛性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降解排出。另外,推拿按摩后体内内啡肽竞争率明显提高,通过内啡肽和阿片受体的共同作用,从而有效缓解头痛。

    通过临床实践,针刺局部取穴透刺和远端取穴相结合,共奏理气活血、清利头目的功效,再配合推拿手法机械性刺激直接作用于头部,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脑部血流增加,脑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同时节律性的揉和手法刺激可调节植物神经系统。两者配合,相得益彰,缩短其病程。由此可见,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头痛操作简单,疗效迅速,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并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上一篇:腰痛穴针刺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颈椎病126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