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针灸推拿学》

    推拿传统桑枝棒的制作及其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2-12-21  浏览次数:1360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密琳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杭州

    包洁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杭州

    董娴蔚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杭州

    【摘要

    【关键词】

    桑枝棒是中医推拿传统特色疗法——棒击法的医疗器具,始见于宋代的《本草图经》,至今已有950年历史。棒击法从五版教材《推拿学》问世以来,该方法都入编推拿手法“叩击类”的教学内容。我们根据中医理论和十二经络理论,按照《本草图经》记载的关于桑枝棒制作的描述,开展了推拿传统桑枝棒的制作及其应用价值的研究。

    1 桑枝棒的制作

    1.1 桑枝棒的作用

    桑枝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其药性《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本草撮要》:“人手、足太阴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消痹痛、舒筋利关节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重着沉困,麻木不仁,关节肿大,屈伸活动不利诸症。

    1.2 桑枝棒的制作要求

    (1)取材:在春末夏初时节进行桑枝采集,桑枝呈长圆柱形,少有分枝,一般以新生长的无毛节桑枝条为好。采集时要求桑枝粗细均匀无毛节,去叶,去皮,每根桑枝长60cm,直径0.5cm。(2)储备:去皮后的桑枝需立即储放在水中,保持新鲜并浸出浆汁以防失去韧性,直至使用时再取出。(3)制作:取出储放在水中的桑枝,使用前先阴干,再用绵纸将每根桑枝包裹起来(盘旋式包裹);三根为一束,再用棉线固定:四束为一捆,共12根桑枝组成。整捆桑枝外层用纱布包裹,放至于棉套中,最终成为桑枝棒。

    棒击法属强刺激手法,临床应用时,术者手握桑枝棒的一端,用棒体的前2/3部分着力平击治疗部位。操作时用腕力有节律的击打,如蜻蜓点水状,击打方向应与肌纤维方向平行,不可用棒尖击打,不可击打时有抽动,以免损伤组织。击打用力由轻到重,适可而止,以病人能忍受为限,一般同一部位击打3~5次即可。击打部位以腰背、四肢为主,胸腹部位不宜击打。

    2 应用价值

    2.1 在教学中应用

    桑枝棒分别在浙江、山东等6家中医院校教学示教过程中试用桑枝棒教具。(1)使用部位次为:腰部、背部、臀部、大腿、小腿外侧、小腿后侧、大腿、胸部。(2)病种使用依次排列为,用于痹症、麻木、陈伤、经络不通、半身不遂、陈伤、疼痛。

    2.2 在临床中应用

    桑枝棒分别在浙江省针推医院等6家医院试用。(1)使用部位依次为:腰部、臀部、大腿外侧、小腿外侧、背部、小腿后侧。这个统计数据与中医药院校的教学示教的部位基本一致,表明桑枝棒的临床应用是有基础的。(2)治疗主要病症也相对较集中,依次为:痹症、麻木、经络不通、半身不遂、陈伤、疼痛。这与中医药院校的教学病种基本一致,表明桑枝棒棒击法治疗临床也是有基础的。

    3 结语

    将几近失传的中医推拿传统的桑枝棒研制成功,为《推拿手法学》棒击法教学提供教具,为推拿临床恢复棒击法器具应用,使教与学有“形”结合,教学与临床有机结合提供基础。桑枝棒恢复性研制成功,不仅为推拿临床提供了推拿器械,也为中医非药物疗法“找回了”一种治疗手段;而且为教学与临床应用的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使医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传承弘扬祖国医学特色,传承中医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颈椎病126例
    ↓下一篇:关节松动术结合牵引、推拿、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