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治疗失眠47例

    发表时间:2012-12-17  浏览次数:1410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李铁成   大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刘茂祥   大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1 一般资料

    取临床符合失眠诊断标准的47例患者,男15例,女32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25岁,平均年龄41.7岁;入睡困难者14例,入睡容易、醒后再难入睡者25例,整夜不能入睡者8例;病程7个月~12年。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取穴 百会、四神聪、风池、三阴交、内关、神门、足三里、安眠穴。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5 min行针1次;1次/d,10次为1疗程。

    2.2 推拿方法 患者俯卧位,术者施滚法于患者背部两侧膀胱经,着重在心俞、肝俞穴施以一指禅推法,最后捏脊3~5遍结束,时间10 min。②患者仰卧位,术者坐在患者的头顶前,以一指禅推面部,自印堂经神庭至头维,回至印堂经阳白至太阳,再从睛明始绕眼眶1周,分抹面额,指颤法行于百会,指揉双侧风池,五指叩头顶部结束,时间15 min。1次/d,10次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每晚能安睡6 h以上,并能持续6个月以上,偶有睡眠差,但不超过2 d;有效:每晚能睡眠4~6 h,虽偶有不寐,但不连续超过3 d;无效:治疗前后睡眠无明显改善,或能入睡但不足3 h,或偶能睡眠4 h以上,但不能连续15 d以上者。

    3.2 治疗结果 治愈29例,占61.70%;好转14例,占29.79%;无效4例,占8.51%,总有效率为91.49%。

    4 讨论

    失眠也称睡眠障碍,属中医不寐范畴。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日间思睡,但睡眠不实,夜晚兴奋难眠,以致平日头晕脑胀,耳鸣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不寐原因虽多,但总不外乎虚实两种。无论有邪之实证,或无邪之虚证,主要是因机体内在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故治疗失眠应着重在内脏的调治,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归于正常[1]。《伤寒六书》云:“阳盛阴衰,则昼夜不得眠,盖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卧安;若阴为阳所胜,故终夜烦扰而不得眠也。”针刺治疗失眠能协调阴阳。《灵枢·根结》篇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推拿按摩疗法治疗失眠就是运用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的固定部位,起到激发经气、平衡阴阳的作用。另外还可疏通气血,改善组织供氧、同时能调节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相对平衡[2]。用轻柔的手法反复刺激头面部,能使周围神经兴奋,头面部血液循环增加,改善脑组织营养,同时又能对中枢神经起到抑制作用,最终达到安神目的。临床实践表明,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失眠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沈蓉蓉.腹针结合耳压治疗失眠症32例[J].吉林中医药,2005,25(8):37.

    [2]李 平,刘文华,张君智.按摩配合捏脊治疗失眠症的临床体会[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0,16(3):26.

    ↑上一篇: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下一篇:针刺加推拿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