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临床药学》

    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远期影响观察

    发表时间:2014-09-12  浏览次数:1414次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临床心血管内科上常见并且多发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1]。为了探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临床影响观察,本次研究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于2012年8月1日~2014年1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总计7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和比较分析,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于2012年8月1日~2014年1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总计7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40例,女34例,年龄39~70岁,平均(55±4.7)岁。其中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其中冠心病27例,高血压心脏病(高心病)8例,心肌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23例, 排除螺内酯禁忌证病例。而且对诊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配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7例均口服卡托普利、倍他乐克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卡托普利25~50 mg+倍他乐克12.5~50 mg,口服,2次/d,连续治疗6个月,随访观察疗效;观察组患者37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卡托普利25~50 mg+倍他乐克12.5~50 mg+螺内酯20 mg,口服,1次/d,连续治疗6个月,随访观察疗效。

    1.3疗效标准:显效: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症状完全消失,心功能恢复至I级或者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无效:患者在治疗前后病症没有明显改变甚至加重[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Solution)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治疗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心功能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值均好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表2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3725(67.57)10(27.03)2(5.41)35(94.59)对照组3716(43.24)13(35.14)8(21.62)29(78.38)注:两组间比较,P<0.05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x±s,n=37)

    时间组别心率

    (次/min)心输出量

    (I/min)心脏指数

    (I/2·min)左心射血

    分数(%)治疗前观察组113.8±19.83.3±1.62.3±1.752±2.2对照组114.9±19.43.3±1.72.3±1.652±2.4治疗后观察组77.9±13.74.3±1.84.4±2.062±2.8对照组99.5±13.63.7±2.03.2±1.856±2.6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为由于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性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肌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病理症状和体征。

    螺内酯属于一种有特异性的醛固酮抗结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阻断Na+-K+和Na+-H+交换,用来保持钾霉等元素的吸收和均衡。有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排尿,具有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控制患者心率稳定,减轻心肌细胞多变性等作用[3],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进一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输出量,为心脏泵血功能和神经激素系统以及心肌的生物化学带来独特的好处[4]。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治疗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心功能指标值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值均好于对照组(P<0.05)。说明卡托普利、倍他乐克与小剂量螺内酯联合使用临床治疗效果优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好于单纯使用卡托普利、倍他乐克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对我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4参考文献

    [1]孙红霞.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4):5740.

    [2]朱耀辉,邬启琼.小剂量螺内酯治疗56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09,38(13):1653.

    [3]马京炬.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素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09(3):285.

    [4]贡明才,刘学庆,丁晓军,等.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1):3457.

    [收稿日期:2014-03-24编校:王丽娜]

     

    ↑上一篇: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分析
    ↓下一篇:血塞通冻干粉治疗急性脑梗死64例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