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临床药学》

    多层羊膜联合结膜瓣覆盖治疗周边溃疡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2-24  浏览次数:1164次

    周边溃疡性角膜炎指的是在角膜的边缘性沟槽样出现的一种角膜溃疡,在溃疡的底部通常情况下不会有新生血管存在,部分患者的病情发展一段时间后可能导致出现角膜变薄和后弹力层膨出等症状[1-2]。对周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应用多层羊膜联合结膜瓣覆盖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周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32~65岁,平均(48.5±1.3)岁;患病时间1~5个月,平均(2.1±0.6)个月。治疗组男15例,女10 例;年龄34~66岁,平均(48.7±1.2)岁;患病时间1~6个月,平均(2.3±0.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羊膜移植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

    1.2.2 治疗组治疗方法:采用多层羊膜联合结膜瓣覆盖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心电图检测,测试双眼压力。羊膜组织取出后需使用1:2 000的妥布霉素液复水消毒。术中:使用1:1的2%利多卡因与0.75%布比卡因混合液进行球后麻醉,随后使用手术圆刀迁出溃疡周围已溶解的组织。将复水羊膜皮面向上放置在溃疡表面,并采用10-0丝线进行固定,在多层羊膜表面覆盖自体球结膜或是距离角巩膜2~3 mm的带蒂结膜瓣,在角膜浅基质层缝合固定结膜瓣及其下多层羊膜,并保证其紧密贴覆。术后:在球旁注射2.5 mg地塞米松和2万U妥布霉素,术后3 d内术眼使用地塞米松妥布霉素眼膏加压包扎,并使用地塞米松妥布霉素眼膏1次/d点眼,同时使用左氧氟沙星和双氯芬酸钠眼水以及0.3%氯替泼诺眼水3次/d点眼。

    1.3 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恢复时间、住院接受治疗时间、周边溃疡性角膜炎病情治疗效果、围术期不良反应人数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临床治愈:手术后角膜炎症状表现彻底消失,眼部外观和眼压水平均已恢复正常,视力水平恢复正常或达到治疗前状态。有效:手术后角膜炎症状表现明显减轻,眼部外观、眼压水平、视力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无效:手术后角膜炎症状表现没有任何好转,眼部外观、眼压水平、视力水平仍然存在明显异常[3]。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视力水平恢复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时间:对照组患者接受羊膜移植手术后(14.07±2.44)d视力水平得以恢复,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8.31±2.16)d;治疗组患者接受多层羊膜与结膜瓣覆盖术联合治疗后(8.14±1.47)d视力水平得以恢复,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1.28±2.17)d。两组患者视力水平恢复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围术期不良反应:对照组羊膜移植围术期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达到24.0%;治疗组多层羊膜联合结膜瓣覆盖术围术期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达到4.0%。两组不良反应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周边溃疡性角膜炎病情治疗效果:两组周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病情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周边溃疡性角膜炎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性眼病,在角膜供体材料匮乏的今天,多层羊膜联合结膜瓣覆盖为治疗周边溃疡性角膜炎病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该手术方法可使一些复杂难治的角膜溃疡尽快愈合,达到控制炎性反应、挽救眼球的目的,并为进一步行其他治疗创造了条件,相对与单纯的羊膜移植或结膜瓣覆盖效果更佳。在多层羊膜联合结膜瓣覆盖术围手术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手术开始之前应该全面了解患者全身免疫系统实际情况,如果存在类风湿因子、血沉等指标水平明显升高的情况,应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临床常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环磷酰胺,该治疗应该延续至手术结束后的3个月至半年。用药期间对肝肾功、电解质、血压、血糖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②手术操作过程中对邻近结膜组织,也应该一并去除,结膜瓣取自与角膜缘距离2~3 mm的结膜,或周边的自体球结膜转位于溃疡的表面,防术后复发。③术后眼局部应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预防病情再次复发,由于局部应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的时间持续较长,应采用激素类眼药点眼防止出现青光眼。

     4 参考文献

    [1] 孙泽亮,陈国珍,宋桂英.多层羊膜移植在角膜溃疡治疗中的作用 [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27(5):398.

    [2] 丁亚莉.多层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穿孔[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0,26(2):114.

    [3] 万修化.羊膜移植在重建健康眼球表层的应用[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9,23(2):109.

     

    ↑上一篇:盐酸奈必洛尔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及安全性
    ↓下一篇:探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