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生药学》

    浅谈炮制对中药毒性的影响与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2-12-18  浏览次数:1423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屈善鹏           陕西省旬阳县中医院药剂科 725700

    王陕旬         陕西省旬阳县中医院药剂科 725700

    现代社会对中药的普遍认识是安全、有效、无毒性,致使对有毒中药的认识不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1],据报道在1856种药物不良反应中,中药就有792种,占42.7%[2].本文就中药的毒性、炮制对中药毒性的影响和方法以及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浅探如下。

    1.中药的毒性

    中药毒的概念是广义的,药物各有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在古代之文献中毒性常常是药物的总称。如《周礼•天官冢》上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中药也有狭义之“毒”,即有毒药物,指容易出现毒副作用的中药,对人体有毒性或副作用,用之不当,可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致人死亡。有毒中药主要分为分为含生物碱类,常见的有乌头、附子、马钱子、雪上一支蒿、山曼陀罗、豆根、藜芦、莨菪子等;含毒苷类,强心苷类主要有夹竹桃、毒箭万年青、羊福寿草、罗布麻、铃兰、五加皮等,氰苷类主要有苦杏仁、桃仁、、樱桃仁、木薯、枇杷叶等,皂苷类主要有商陆、天南星、皂角荚、白头翁、川楝子、黄药子等;含毒性蛋白质类常见的有苍耳子、桐子、蓖麻子、望江南子等;矿物类药物常见的含砷、铅、汞等金属元素的砒霜、朱砂、雄黄、水银、胆矾、铅、硫磺等;动物类药物常见的有蟾酥、斑蝥、全蝎、红娘子等和等。

    2.炮制方法

    从有中药开始,就在探索中药的炮制方法,《神农本草经》有“若有毒宜制”的说法,《黄帝内经》“治半夏”, 《伤寒杂病论》中“附子炮”。 中药存在的毒性可通过炮制破坏或改变有毒成分的化学结构,或消减有毒成分的含量,合理去毒,保护药物有效成分。如果中药所含的有毒成分不是有效成分,就通过炮制的方法除掉它,以除去或减低毒性。如朱砂的水飞法炮制,就是去除其所含的剧毒物质重金属汞离子。如果有毒成分又是治疗的有效成分,应防止过多地破坏它。如对苦杏仁的短蒸法炮制,既可以保有效成分是苦杏仁苷,,它的经酶的作用水解后生成“氢氰酸”,氢氰酸对呼吸系统具有镇咳和祛痰的作用,又能有效地减低毒性。

    现代有毒中药的加工炮制方法主要有:①净制法 就是除去中药材的毒性部位,如斑蝥去头足翅方可入药;②制霜法 除去药材中所含的油脂, 分离去除毒性成分。如将巴豆仁压榨去油至松散成粉;③浸泡水解 将毒药放入水中浸泡降低毒性,如雄黄水飞,三氧化二砷(As2O3)溶于水中而被除去;④加热 高温使有毒药物的毒性成分通过挥发、升华、或破坏分解。如米炒斑蝥升华斑蝥素的干热去毒法和水煮乌头的湿热去毒法;⑤加辅料 经过加辅料炮制,使有毒中药毒性降低后用于临床,如大戟、甘遂、芫花等用醋制,生半夏用白矾、石灰、甘草等辅料炮制, 均可降低毒性等。

    3.临床应用

    毒性药物的应用除过辩证准确外,中药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炮制,同时还要注意①严格掌握剂量 一般来讲,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用量,但最好不要超过《中国药典》的规定用量,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总剂量,防止蓄积中毒;②合理配伍 利用不同中药各种成分的相互影响,通过科学合理的君臣佐使配伍,降低或消除毒性,如《伤寒论》中的十枣汤,就是甘遂、大戟、芫花配甘温的大枣提高疗效,降低毒性;③正确煎服 经过先煎、久煎,很多药物毒性成分挥发或分解,而有效成分依然保留,最常见的是附子先煎。另外,因为丸剂在体内吸收较慢,散剂易控制剂量,若病情较缓,可改汤剂为丸、散剂,缓和毒性反应。

    总之,中药因偏性之毒而有治疗作用,又因有毒药物而对人体产生副作用,甚至危害生命。针对中药之“毒”,炮制要科学严格,辩证要准确,应用要合理。

    参考文献

    [1]黄正秀。浅谈有毒中药的合理使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1)44--45

    [2]朱云,王庆珍,王森.有关中药毒性的讨论[J].时珍国医国药,2007,15(l):216- 217

    ↑上一篇:车前子炮制方法和用法考析
    ↓下一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生药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