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广东壮族地区泌尿系结石成份分析与饮食预防

    发表时间:2011-06-20  浏览次数:784次

      作者:何忠强 莫新颖

      关键词:尿泌,结石,预防

          【摘要】目的 通过广东壮瑶族地区尿结石成分分析,探讨通过饮食预防结石。方法 对310例尿路结石进行化学成份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尿路结石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5:1;3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不同少数民族发病率也不同;结石中草酸钙检出率为81.9%,尿酸盐28.4%;磷酸镁铵结石4.5%。结论 通过结石成份分析,了解广东壮族地区的结石成因,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结构,对预防结石的复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尿石症是泌尿系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十分复杂,通过对广东壮族地区310例患者经体外震波碎石、手术或中药排石的标本进行成份分析,并结合临床,制定通过饮食防治结石复发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4月~2008年3月期间对310例泌尿系结石进行分析,病情在2个月~3年,平均18个月。其中男性186例,女性124例,男女比为1.5:1;汉族140例,壮族110例,瑶族60例,年龄在3~82岁,3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平均为45.6岁,所有结石均来自广东壮族地区并居住5年以上的居民,经手术、体外震波碎石、中药排石或自行排石。

      1.2 方法:采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微创中心提供的标准结石定性成份分析试剂盒,进行结石成份分析,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其方法为:①尿酸:加尿酸试剂Ⅰ、Ⅱ各2滴,呈蓝色为阳性。②铵盐:加铵试剂3滴,如显黄色或红棕色沉淀为阳性。③胱氨酸:加试剂Ⅰ约2滴,再加试剂Ⅱ1滴、试剂Ⅲ3滴,渐生蓝色为阳性。④磷酸盐:在第一支试管内,加磷酸试剂3-4滴,渐生黄色沉淀为阳性。⑤碳酸盐:在第二支试管内,加入盐酸试剂2滴,有气泡为阳性。⑥草酸盐:在步骤⑤试管中滴入草酸试剂5滴,如出现白色混浊,为阳性。⑦钙:在第三支试管中滴入盐酸试剂1滴和钙镁试剂3滴,如有白色沉淀示有钙或镁。⑧镁:在步骤⑦试管内,继续滴镁试剂2滴,蓝色沉淀为阳性。

      2、结果

      2.1病人的性别、年龄、民族及结石部位:

      310例广东壮族地区尿路结石发病情况如表1。其中男性186例、女性124例;男女比为1.5:1,其中上尿路结石280例(90.3 %),下尿路结石30例(9.6%),上尿路与下尿路比为9.3:1;汉族140例(45%),少数民族170例(55%),汉族和少数民族之比为0.82:1。

      表1 汉族、壮族、瑶族尿路结石发病情况

      民族 总数 男性 女性 上尿路 下尿路 复发数

      汉族 140 85 55 127 13 12

      壮族 110 66 44 99 11 7

      瑶族 60 36 24 54 6 6

      2.2尿路结石成份分析:310例广东壮族地区尿路结石成份分析结果见表2。结石以混合成份占多数,共240例,占77.4%,其中草酸钙和磷酸钙混合结石118例,占38%,大部分结石含有草酸钙共254例,占81.9%,含草酸钙结石的上尿路结石235例,占75.8 %,而原发下尿路结石少见。主要为碳酸磷灰石及胱氨酸结石。

      表2。 310例尿尿路结石成份分析结果

      尿路结石成份 例 数 上尿路 下尿路 %

      草酸钙 44 39 5 14.1

      草酸钙+磷酸钙 118 112 6 38.1

      草酸钙+尿酸盐 77 72 5 24.8

      草酸钙+磷酸镁铵 10 8 2 3.2

      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盐 5 4 1 1.6

      磷酸钙及其它 16 15 1 5.2

      尿酸及尿酸盐 6 5 1 1.9

      尿酸+磷酸钙 4 4 0 1.3

      碳酸磷灰石+磷酸镁铵 4 4 0 1.3

      碳酸磷灰石 20 15 5 6.5

      磷酸钙 3 2 1 1

      胱氨酸 3 0 3 1

      总计 310 280 30 100

      2.3 结石的复发:对行泌尿系结石成份分析后的病人,根据分析结果,给予饮食指导,经

      过追踪随访,310例病例中有25例▊复发▊结石,复发率为8.1%,均为含草酸钙结石,其中有23例为草酸钙与磷酸钙的混合结石,复发病例中最快时间为3个月。其中复发的病例中只有3例为遵循饮食治疗的患者。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其好发年龄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1﹞,而尿路结石复发率为3.4~15.6%﹝2﹞。采用标准结石定性成份分析试剂盒进行结石成份分析,方法简单,无需复杂特殊仪器和药品,标本用量少,检测快、结果准确,假阳性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3.1 通过化学成份分析泌尿系结石,发现广东省壮族地区结石成份以混合结石为主,其中主要是草酸钙和磷酸钙及尿酸盐的混合结石,含草酸钙结石254例占81.9%,明显高于其它成份的结石。

      3.2尿石症经过系统的治疗,还有些病例会出现复发,本组共有25例为复发病例,因此根据结石分析结果,有针对性预防控制越显重要。尿路结石的形成受多方面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全身代谢紊乱、社会生活条件、饮食习惯等有关〔3〕,适当调整饮食能降低尿路结石形成的危险性〔4〕。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条件是尿液中组成尿石成份的超饱和。增加液体的摄入量可导致大量尿液排出,从而降低尿路结石成份的饱和﹝5﹞。所以建议结石患者多饮水,每天尿量要求达到2000ml以上。广东壮族地区位于广东省的西北部,属老、少、边、穷地区,少数民族占55%,生活习惯导致该地区的泌尿系结石高发的因素之一,每到冬天,当地群众喜欢吃火锅,而动物内脏、菠菜、蘑菇等是常用的下锅料,况且也有喝酒的习惯,这些都是导致泌尿系结石高发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6〕。

      3.3 根据结石成份分析结果,通过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预防结石的复发有积极作用;对于草酸钙结石患者,应该控制高草酸物质摄入如菠菜、土豆、西红柿、草莓、葡萄、咖啡、浓茶等;对于尿酸结石患者,忌使用动物内脏、酒类、花菜、蘑菇,多喝水、多运动;对于磷酸镁铵和碳酸钙混合结石患者,应控制尿路感染;对于磷酸钙患者,忌食咖啡、浓茶和南瓜子等;对于胱氨酸结石患者,口服碱性药物,减少蛋氨酸的摄入。通过加强饮食控制,遵循饮食指导,对预防泌尿系结石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717-718

      2  米 华,邓耀良.中国尿结石症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10):715-716.

      3  董德长.实用肾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636-642.

      4  Dasaeva LA, Shatokhina SN, Shilov EM. Diagnosis,pharmacologic 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urolithiasis﹝J﹞.Klin Med(Mosk) JT-Klinicheskaia meditsina,2004,82(1):21-6

      5  Qiang W, Ke Z. Water for preventing urinary calculi﹝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JT,2004,(3):CD004292.

      6  吴凡宇,梁宇海,陈容等。粤北石灰岩地区尿路结石成份分析与饮食预防(附601例报告)﹝J﹞.现代医院杂志,2008,8(9):153-154.

    ↑上一篇:银川市居民泌尿系统结石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调查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