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4-13  浏览次数:825次

      作者:何晓兰 作者单位:410006 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肾内科

      【摘要】 目的 探讨与分析糖尿病终未期肾病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死亡原因、存活率及并发症;方法 观察糖尿病终未期肾病及非糖尿病终未期肾病血透患者实验室检查、胸片、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死亡原因、存活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糖尿病终未期肾病血透患者的存活率较非糖尿病终未期肾病血透患者短,心血管并发症及感染并发症较非糖尿病终未期肾病血透患者发生多,透析时机选择要早。结论 对糖尿病终未期肾病血透患者的透析时机的选择、预防与控制心血管病变及感染方面均要多给予关注。

      【关键词】 糖尿病终未期肾病;透析;心血管并发症;感染

      糖尿病肾病已成为慢性肾衰竭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血液透析患者中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DN)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但糖尿病终末期肾病在血液透析开始前就存在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营养不良、外周血管病变、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病[1],使其与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NORESDN)患者透析有着更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就17例ESDN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死亡原因、存活率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ESDN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均符合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4岁。对照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66岁。

      1.2 透析方法 透析液均为碳酸氢钠透析液,透析用水为反渗水,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流量200~250 ml/min。每周2~3次,每次4~4.5小时。2组透析方式相同,即维持性血液透析+间断血液透析滤过。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常规药物控制血糖。其他治疗方案2组相同。

      1.3 观察项目 观察2组透析前后血压(BP)、尿素氮(BUN)、肌肝(Scr)、血糖(Glu)、血清白蛋白(SA),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血红蛋白(Hb)、钙(Ca)及X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分析死亡原因、存活率、并发症等。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存活率 17例ESDN血液透析患者占所有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27.8%,1年内ESDN死亡人数4例(23.5%),而NOR-ESDN组44例,1年内死亡7例(16%),1年内ESDN死亡人数占总透析死亡人数的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3年存活率比较ESDN组明显低于NORESDN组(P<0.01)。见表1。

      表1 2组存活率比较例(%)

      1年以上3年以上存活最长时间(年)

      ESDN组(n=17)13(76.5)6(35.3)*6

      NORESDN组(n=44)37(84.1)21(47.7)12

      注:与NORESDN组比较,*P<0.01

      2.2 透析时机与存活率的关系 ESDN组1年内死亡4例,NORESDN组7例,ESDN组死亡与存活患者首次透析时肾功能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ESDN死亡组与存活组首次透析时肾功能比较

      BuN(mmol/L)Scr(μmol/L)Ccr(ml/min)

      ESDN死亡组(n=4)36.18±12*654±97*5±1

      ESDN存活组(n=13)18.12±7431±3212±3

      注:与ESDN存活组比较,*P<0.01

      2.3 并发症及死亡原因 ESD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NORESDN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ESDN及NORESDN主要死因均为心血管病变,分别为86%、76%,2组比较ESDN高于NORESDN组,但无显著性差异;但ESDN心跳骤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ORESD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透析前后2组生化检查比较 ESDN组透析前血糖明显高于NORESDN组(P<0.01)。其生化指标,见表4。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DN)血液透析患者的比例增大,原发病以糖尿病肾病为最多(27.8%)。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多脏器微血管病变及代谢紊乱,且透析前水钠潴留、贫血,全身中毒症状较非终末期糖尿病肾病(NOR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心血管病变高血压透析低血压感染脑血管意外视网膜病变肢端坏疽周围神经炎眼底出血心跳骤停

      ESDN组(n=17)15(88.2)*15(88.2)5(29.4)*8(47.1)*1(5.9)15(88.2)*3(17.6)*10(58.8)*5(29.4)*1(5.9)*

      NORESDN(n=44)34(77.2)35(81.8)8(18.2)11(25.0)1(2.3)2(4.5)0(0)0(0)5(11.4)1(2.3)

      表4 2组透析前后血生化情况(±s)

      组别BuN (mmol/L)Scr(umol/L)Glu (mmol/L)Hb(g/L)TG(mmol/L)CHO(mmol/L)Ca(mmol/L)

      ESDN(n=17)

      透析前30±6983±28716±4*80±261.1±0.53.5±0.71.7±0.8

      透析后9±6387±1877±478±221.0±0.43.0±0.71.8±0.7

      NORESDN(n=44)

      透析前28±7931±2687±4*82±771.1±0.53.1±0.61.8±0.7

      透析后9±4397±138.67±481±241.0±0.53.1±3.01.9±0.6

      注:2组比较,*P<0.01

      ESDN)血液透析患者明显,使ESDN存在更多的危险因素。本组资料表明:1年生存率76.5%,与NORESDN 84.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年以上生存率比较,ESDN组(34%)明显低于NORESDN(48%),短期生存率的提高与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的日趋完善有关。ESDN由于全身微血管病变,病程长,且透析前已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其长期生存率的提高有着多种因素。通过本组资料的研究,分析如下。

      3.1 透析时机的选择 ESDN组存活3年以上的大部分患者开始透析时的Scr为400~450 μmol/l,Ccr 10~15 ml/min。若在Ccr≤5 ml/min时血液透析,蓄积的尿毒症毒素给机体造成损害,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即使在很长的透析时间内并发症也难以逆转[2]。本组在1年内死亡的患者,大部分开始透析时间较晚,并发症难以纠正,而在短期内死亡。本组通过ESDN患者3年存活组和死亡组首次透析时Scr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证明早期血液透析存活率明显升高。

      3.2 心血管病变 本组ESDN与NORESDN的主要并发症均为心血管病变,但2组比较ESDN的发病率(86%)高于NORESDN(76%),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致死的首位原因,而ESDN透析之前就存在微血管病变、动脉硬化,长期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以及尿毒症使心肌代谢紊乱,使心血管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且由于长期高胰岛素水平改变了钠钾离子的运转,使糖尿病肾病的钠潴留比其他原因的肾病综合征严重,对水的清除功能的丧失速度远远快于对溶质的清除,易出现严重水负荷过重,甚至出现腹腔、胸腔和心包积液;而透析间期水摄入控制不佳,极易造成水负荷更重,是引起心力衰竭及透析低血压的首要原因,是造成ESDN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少量多次、平稳超滤,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要求患者透析间期严格控制水钠摄入,以保持心血管的平稳。

      3.3 感染 ESDN由感染导致的病死率比NORESDN明显增高,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主要原因与糖代谢紊乱、血糖增高、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功能受损有关。本组16%发生肢端坏疽与糖尿病所致外周血管病变及血液透析中反复穿刺血管,使局部皮肤屏障被破坏,极易发生下肢溃疡,使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对感染患者应高度重视,一旦有感染出现,应尽早使用强有力的抗生素,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

      总之,对ESDN患者在透析时机的选择,预防与控制心血管病变及感染方面均要多给予关注,使ESDN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期尽量延长。

      【参考文献】

      1 张文欣.早期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残余肾功能的影响.临床荟萃,2005,12:13451346.

      2 林海英.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临床荟萃,2005,3:316317.

    ↑上一篇: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液诱导的大鼠腹膜组织学变化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尿红细胞形态对肾性与非肾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