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群蜂螫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4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1-18  浏览次数:870次

      作者:韦秀芳 作者单位:广西武鸣县人民医院内科,广西 武鸣 530100

      【摘要】 目的 探讨群蜂螫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将群蜂螫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除了对症支持治疗外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症状体征、尿量、尿常规、肾功能恢复等指征。结果 血液透析对群蜂螫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体征消失快、尿常规、肾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结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群蜂螫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蜂螫伤 肾功能衰竭 急救 血液透析滤过

      群蜂螫伤在农村常见,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故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救治常危及生命。2003~2007年我院共收治群蜂螫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4例,现就其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4例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8~65岁,平均35岁,全部病例均于螫伤后5天内入院。

      1.2 临床表现

      24例蜂螫伤均在10余处以上,最多1例达100多处,螫伤部位以头面部、颈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多见,螫伤部皮肤红肿、疼痛,局部常有水泡、淤点或脓点。24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其中伴神志恍惚者4例,低热者8例,腹痛者10例。少尿9例,无尿4例,少尿期4~30天,平均9天左右。

      1.3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蛋白(+~++++),潜血(++~++++)。血常规:血红蛋白在56~110g/L。肾功能示:血BUN 30~62mmol/L,血CR 560~1956μmol/L,CO2CP 6~12mmol/L,血K 3.56~7.12 mmol/L。肝功能示:ALT>300u/L 10例。超声检查:24例均有双肾不同程度对称性增大,肾皮质回声增厚、增强、血供丰富。

      1.4 治疗

      ①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局部伤口处理、抗感染、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护肝、短期内应用激素等治疗;②血液透析治疗:全部病例均于入院后当天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隔日1次,首次透析2.5h,以后每次透析4h,直到病人进入多尿期后停止血透。24例透析次数在4~12次,平均约8次。

      2 结果

      23例病人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尿量、尿常规、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病人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3 讨论

      蜂螫伤以蜂毒致病,蜂毒成分复杂,其中蜜蜂的毒液呈酸性,毒素主要为分子量较小的短肽和磷酯酶;黄蜂的毒液呈碱性,毒素主要为分子量较大的毒性蛋白,如磷酯A1和B等。少许蜂螫伤一般只引起局部皮肤反应,但群蜂多处螫伤可迅速出现全身中毒反应,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溶血、严重变态反应致死[1],中毒机制可能如下:①毒素直接作用;②肌溶解作用;③血管内溶血;④神经毒素作用[2]。本组病例均有急性肾衰、肝损害,蜂螫伤所致溶血发生率高,说明蜂毒对人体的损害可涉及到多个器官[3],这与患者的年龄和螫伤的程度有关,蜂毒对儿童和老人的损害明显,这与儿童发育不健全和老人组织器官功能减退有关,另一方面儿童的恢复明显比成人与老人快,这与儿童的组织再生能力旺盛相符,而老人的恢复明显延后。本组1例死亡病人,是毒蜂螫伤量大,送诊慢引起的。

      严重蜂毒螫伤可引起严重变态反应,宜及早用糖皮质激素,急性溶血加重贫血致组织进一步缺氧,并引起肾小管阻塞,加重肾损害,对溶血者更应及时足量糖皮质激素,对严重贫血者输新鲜血。蜂螫伤所致的急性肾衰往往合并多系统损害,群蜂螫伤危及病人生命的主要并发症为ARF,血液透析不仅可使内环境稳定,肾功能逐渐恢复,还可使血液中蜂毒及一些细胞炎性因子不断清除,使多脏器受损不断减轻[4],应及早充分透析、以减轻组织损害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肾功能恢复,缩短临床过程,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徐麦玲.动物中毒[M]//陆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4-795.

      [2]李志良.蜂螫伤致急性肾功衰9例报告[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22(3):238.

      [3]许志忠,戚刚,朱再志,等.血液透析治疗蜂毒17例临床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3,2(5):289.

      [4]张建鄂,罗昌霞,张庆红,等.血液净化治疗黄蜂螫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40例分析[J].临床荟萃,2001,16(24):1113-1114.

    ↑上一篇: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3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与终末期肾脏病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