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感染性疾病学》

    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白细胞减少1例

    发表时间:2014-04-28  浏览次数:1103次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是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也是临床最常用来诊断和判断感染的基本指标,但是在某些病理状态下,白细胞常出现异常波动,最大可达数倍,这给临床医生带来困惑和判断上的障碍,下面报道一例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白细胞数减少病例,以供同行参考。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受凉导致发热、寒战,以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疗。入院查WBC12.8×109/L,GRAN86.5%,PLT124×109/L,ALT361 U/L,Bp100/70 mmHg,尿常规正常。入院后数小时突发寒战、高热,继而发生休克,Bp50/40 mmHg,立即给予抗休克、抗感染治疗,急查血常规WBC1.8× 109/L,GRAN55.3%,PLT110×109/L,肝功ALT331U/L,AST319U/L。第2 天查血常规WBC16.1×109/L,GRAN93.7%,PLT129×109/L。第3天查血常规WBC12.4×109/L,GRAN86.5%,PLT110×109/L。第4天随着病情开始好转,血象逐步转为正常。

    2 讨  论

    引起白细胞数量改变的因素很多。生理性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日间变化、运动及进食等。在安静及放松时白细胞数较低,而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剧烈运动、剧痛和情绪激动可显著增高白细胞数,而刺激停止后能较快恢复到原有水平[1]。病理性因素主要包括感染、严重创伤、药物刺激、恶性肿瘤、白血病等。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成熟白细胞进入血液后,约50% 在血液循环中运行,构成循环池,另一半则附着于血管内皮而形成边缘池。边缘池和循环池白细胞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2]。而当严重感染时,白细胞黏附能力增强,白细胞上的选择素与内皮细胞上的黏附分子结合,介导白细胞在内皮细胞上的滚动接触,然后通过B2整合素促使其紧密黏附在内皮细胞上,并介导白细胞向内皮外游出。此患者由于感染入院,继而发生感染性休克,白细胞数急剧减少正是由于白细胞大量黏附在血管内皮上所致;同时,白细胞释放炎症因子,造成毛细血管的严重损伤和渗漏,血容量减少,血压和心输出量降低,进一步促进休克发生。综上所述,该患者是一例典型的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白细胞减少病例,以往文献鲜有报道,这也导致部分医务人员无法理解这一现象,同时也提醒检验人员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好的研究和解决检验的疑难问题,发挥好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导职能,提高检验医学在整个医学科学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熊立凡,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250.

    [2] 邓家栋.邓家栋临床血液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98800.(收稿日期:20120918)

    ↑上一篇:8280例孕妇4种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
    ↓下一篇: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少见模式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