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感染性疾病学》

    含醇洗必泰碘消毒剂联合半导体激光外照射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局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对照研究

    发表时间:2014-01-24  浏览次数:1014次

    据美国疾控中心报道[1],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感染,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可以避免因为感染而危及生命。为了减少CVC相关感染从刺管操作、临床护理、输液操作等多方面研究均有报道[2-3]。但目前中心静脉导管局部红肿、硬结、脓液或渗液等炎性病灶,缺乏明确有效的干预方法,从而降低局部导管相关感染(CRI)的发生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利用激光产生的生物刺激效应,通过半导体激光的激光束照射人体病变组织,达到减轻或消除病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组织修复组织,快速消炎等作用。为降低CRI发生率,提供良好有效的方法。大量临床试验证明:波长为630~670 nm的低功率激光,能刺激人体产生一系列生物刺激效应,可深入组织内部作用于机体,使组织良好的吸收光能量,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使疼痛减轻[4]。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治疗和预防局部伤口感染取得良好效果,也有大量相关报道[5-6]。但对预防局部CRI,鲜有报道,本研究侧重于这一方面的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广东同江医院ICU收治70例留置深静脉的患者,男48例,女22例,两组患者年龄、一般情况、病程、疾病的严重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入选标准:①新收、转入或术后,未置或刚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②穿刺前穿刺部位皮肤完整,没有明显相关血液感染。③评估置管时间需要>14天。排除标准:①已存在血液感染;②已存在中心静脉置管;③穿刺部位已存在伤口、炎症、感染等病灶;④未按照《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进行规范穿刺操作的。

    1.2方法

    1.2.1分组: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组。试验组:男27例,女8例,年龄28~80岁,平均54岁,病程1周~5年;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5~78岁,平均62.5岁,病程1周~10年。

    1.2.2治疗方法[1]:对照组:穿刺后按照《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常规进行导管护理,2次/d用含醇洗必泰浓度超过5%的碘消毒剂消毒,常规更换敷料贴膜[2]。试验组: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导管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半导体激光外照射2次/d,采用LS-200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波长650 nm,最大输出功率500 mW,照射功率200 mW,照射距离30 cm,照射时间20 min。方法:患者取合适体位,穿刺部位,用含醇洗必泰浓度超过5%的碘消毒剂消毒后用半导体激光治疗照射穿刺部位,照射后再次消毒,贴上3 M透明贴膜。

    1.2.3效果评价:有效:未发生导管局部感染,穿刺部位皮肤红肿或硬结消退、无渗液、脓点、炎性反应等局部病灶。一般:存在硬结、红肿扩大、产生局部炎性反应,分泌物培养未证实细菌感染。无效:穿刺点局部红肿、疼痛,有渗液或脓液,对分泌物培养证实细菌感染。总有效率=(有效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3统计学方法:所测值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效果评价比较:试验组中有效34例,一般1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中有效30例,一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详见表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细菌定植和导管相关感染:试验组2.8%(1/35)分泌物送检样本发现细菌定植,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10/35),试验组的分泌物培养发现2株定植菌,定植率为5.7%,无一例发生局部感染,均无造成导管相关性感染。对照组的分泌物培养中发现15株定植菌,定植率为42.8%,发生局部感染2例,感染率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操作,属于高危险性的侵入操作,穿刺过程避免不了对局部皮肤的损伤,容易造成局部皮肤炎性病灶的产生。这局部的炎性病灶属于CRI的危险因素,如果不及时有效进行干预,使导管局部炎性扩大,引起红肿、硬结增大、渗血、渗血等,增加导管局部细菌定植率、感染率,从而引起相关感染,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甚至因为感染导致死亡的发生率。而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利用其独特的生物刺激效应,能直接安全有效的治疗局部炎性病灶。本研究的临床实验试验组中效果评价和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表明含醇洗必泰碘消毒剂联合半导体激光外照射是预防中心静脉相关性局部感染的优良方法,有效降低中心静脉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本研究中由于样本量少,在效果评价统计分析上易造成误差,因此在仅在临床观察效果上进行讨论,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4 参考文献

    [1]Diana Tihon.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 infections in the criticai care unit[J].Crit Care Nurs,2011,29(2):117

    [2]曾启秀.ICU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1):327.

    [3]崔江萍.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护理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4):425.

    [4]何惟薇,徐慧青,等.半导体激光治疗中度及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2,18(6):404.

    [5]Bladwin HE.Tricks for improving compliance with acen therapy.Dermatol Therapy,2006,9(4):224.

    [6]莫海营.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腹部手术伤口愈合疗效的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1):181.

    ↑上一篇:2011年~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下一篇:健康教育干预对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的作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