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风湿免疫病学》

    静滴克林霉素针导致过敏性休克3例报道

    发表时间:2012-06-15  浏览次数:1325次

    黄万齐 434211湖北松滋市街河市镇中心卫生院

    病历资料

    例1:患者,女,52岁。因“咳嗽、咳痰、气喘反复发作20余年,再发半月余”入院。原有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等多种药物过敏史。入院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一级。入院后给与10%葡萄糖500ml,克林霉素针1.2g静滴,在滴注约20分钟时患者自述全身不适、心悸、头晕、呼吸困难加重。体检见面色白,皮肤湿冷有汗。血压检测60/40mmHg。双肺有哮鸣音无湿啰音。HR 130次/分,心音低钝,节律齐整,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立即停用克林霉素针同时给与地塞米松针20mg静注,10%葡萄糖20ml,10%葡萄糖酸钙针10ml静注及肾上腺素针0.5mg皮下注射,约10分钟后患者病情好转,上述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

    例2:患者,女,46岁。因“咳嗽、咳痰1周”求治于门诊。原有2型糖尿病病史。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急性支气管炎。给与0.9%氯化钠500ml、克林霉素针1.2g静滴,用药约10分钟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昏迷。体检见: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为零。心率135次/分,心音低钝,节律齐整,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肺部听诊无湿啰音。立即停用克林霉素针,给与肾上腺素针1mg皮下注射及地塞米松针10mg静注,约2分钟后患者神志清楚,血压恢复正常。

    例3:患者,男,62岁。因“左前臂外伤伴红肿两天”在门诊给与10%葡萄糖500ml、克林霉素针1.2g静滴,给药约2分钟出现皮肤瘙痒,全身大汗,头晕乏力,寒颤。体检:血压50/30mmHg,全身皮肤湿冷有汗,见红色风团。双肺无湿罗音。心率128次/分,心音低钝,节律整齐,无杂音。立即停用克林霉素针,给与肾上腺素针1mg皮下注射,山莨菪碱针10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针20mg静脉注射,异丙嗪针25mg肌肉注射。约5分钟后血压恢复正常,大汗消失,寒颤减轻。约15分钟后寒颤消失,体温上升到39.0℃,给与双氯酚酸钠栓25mg塞肛,约30分钟后汗出热退,皮疹消失。

    讨 论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被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及拟杆菌感染但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其主要不良反应:①胃肠道反应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假膜性肠炎等;②血液系统可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等;③过敏反应可见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反应及瘙痒等;④肝肾功能异常及静滴引起静脉炎等。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上述3例患者均在静滴克林霉素的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及休克的临床表现,后经抗过敏性休克治疗好转,可见为克林霉素针导致的过敏性休克。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在使用克林霉素针的过程中也要高度重视其导致过敏性休克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立即按过敏性休克处理。

    ↑上一篇: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皮肤划痕症疗效观察
    ↓下一篇:注射用硫普罗宁致过敏性休克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