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791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07  浏览次数:931次

      作者:毛昌方 作者单位:323800 浙江省庆元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 男性 泌尿 生殖道 感染 支原体培养 药敏

      支原体是引起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易引发男性附睾炎、慢性前列腺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败血症,甚至可致男性不育[1]。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用药,导致多重耐药菌株明显上升,造成治疗难度加大。为了解支原体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791例男性泌尿道感染患者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791例,年龄19~61岁(平均32.5岁)。患者就医前1周内均未使用抗生素治疗。

      1.2 方法 (1)标本采集:嘱患者排尿后采用1%苯扎溴胺常规消毒尿道口,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前尿道取标本,及时送检。整个采集过程严格按无菌操作。(2)试剂: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Mycoplas ma IST 试剂盒。(3)培养及结果鉴定:严格按照说明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2 结果

      791例患者中452例支原体培养阳性(占57.1%),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383例(占48.4%),人型支原体(Mh)阳性23例(占2.9%),Uu+Mh混合感染46例(占5.8%)。452例(株)支原体培养阳性标本对1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见表1、2。

      表1 452株支原体阳性标本的药敏结果(略)

      表2 452株支原体耐药情况分析(略)

      注:OR表示无耐药,1R代表1种抗生素耐药,2R代表2种抗生素耐药……10R代表10种杭生素耐药

      3 讨论

      目前,已知的支原体多达160种,从人体分离出支原体约有15种,居于男女泌尿生殖道黏膜的至少有4种,以Uu、Mh最为常见。本研究对791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做支原体培养,结果发现支原体阳性452例(57.1%),其中Uu阳性383例(48.4 %),Mh阳性23例(2.9%),Uu+Mh混合感染46例(5.8 %)。Uu阳性率为84.7%,高于张鑫海[2]报道的72.3%。

      表1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壮观霉素(SPE)的耐药率高达82.7%。SPE主要用于治疗淋球菌感染,若用于治疗支原体感染则可能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的发生。其次是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CPF)和氧氟沙星(OFL),耐药率分别为59.1%和58.4%,高于国内报道,且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近年来普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使位于支原体染色体上旋转酶基因发生突变,改变了支原体DNA旋转酶靶位,从而降低了喹诺酮类药物阻断支原体DNA的复制能力有关[3],同时也可能与本地区对这些药物使用频率及流行菌株不同有关。四环素类的强力霉素(DOX)和美满霉素(MIN)敏感率,分别为92.7%和87.6%,略高于Taylor1986年的报道[4],交沙霉素的敏感率82.3%,故本地区治疗支原体感染应首选DOX或MIN。

      表2表明,Uu组和Uu+M6组共429株中92.03%(395/429)发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对3R以上、5R以上的耐药率分别为69.7%和21.4%,其中5株对10种抗生素全部耐药,而对10种抗生素全部敏感仅为7.9%(34/429),Mh的耐药率高达95.7%,这说明支原体一旦出现耐药菌株,大多数可能是多重耐药株,这给临床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近几年来,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抗生素使用存在着较多不合理的情况,导致支原体的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故合理选择抗生素尤为重要,同时也要密切监视支原体耐药性的变迁情况,对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时还应做药敏试验,以尽早获得病原学诊断结果,能更加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减少支原体耐药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陆永绥,张伟民,主编.临床检验管理与技术规程.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039~1042.

      2 张鑫海. 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16(3):153.

      3 王振勇. 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江西医学检验杂志,2005,23(4):344.

      4 Taylor-Robinson D,Furp MPM.Clinical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Pediatr Infect Dis,1986,5:335.

    ↑上一篇:NS-398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环氧化酶-2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检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