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检测

    发表时间:2010-07-07  浏览次数:789次

      作者:陈学波 作者单位: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血小板在血栓与止血、免疫调节和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存在着免疫反应、高凝状态[1],血小板功能异常在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肾病综合征时常伴高血压,高血压与血小板活化有相关性[2]。作者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或伴高血压患者血小板CD62P、CD63、PAC-1的改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本院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或伴高血压患者40例,分为:(1)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组 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35±15.34)岁;(2)肾病综合征不伴高血压组 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38±20.65)岁。排除标准:(1)发病和抽血前2周内使用影响血小板药物;(2)合并感染和血栓形成;(3)使用降压药。(4)肾小球滤过率(MDRD公式测定)<80ml/min。设立健康对照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39±19.59)岁。经体检、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和血生化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者。

      1.2 方法 静脉取血1.8ml,3.2%枸橼酸钠 1:9抗凝,低速离心(500r/min)5min,吸取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50μl,以等量1%多聚甲醛室温固定15min,加 3ml PBS混匀,低速离心,取上清液,留取0.2ml液体混匀,分别加5μl 美国B-D公司CD62P、CD63、PAC-1试剂,室温避光反应30min后加PBS,用美国 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检测。上机前用荧光微球调整仪器,在Cell Quest软件下根据前向角(FSC)与侧向角(SSC)图上确定血小板群后设门,用阴性对照设定阈值,在门内收集和分析20000个细胞,计算出CD62P、CD63、PAC-1表达的活化血小板百分数。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总体均数比较用F检验,若总体均数有显著差异,两组间比较用q检验。

      2 结果

      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组、肾病综合征不伴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各组间的CD62P、CD63、PAC-1比较见表1。

      表1 三组间的CD62P、CD63、PAC-1比较(略)

      注:与不伴高血压组比较*P<0.01;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研究发现,CD62P、CD63、PAC-1是评价血小板在体内活化程度的特异性指标,与凝血、抗凝、纤溶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之间存在密切关系。PAC-1是活化的GPⅡb-Ⅲa ,而GPⅡb-Ⅲa活化是血小板 α-颗粒释放的前提,并介导了最初的血小板凝集,是血小板活化早期的标志物。CD63为血小板溶酶体颗粒膜蛋白 ,生物学功能与信号传递有关 ,活化时经脱颗粒反应而表达在血小板膜表面 ,介导中性粒细胞对活化内皮的黏附。CD62P又称P-选择素,属于选择素家族黏附分子,表达于血小板α-颗粒膜表面,当血小板活化时α-颗粒迅速与血小板膜融合而在血小板膜表面表达,成为血小板后期活化的特异标志[3]。CD62P而且使血小板与炎性细胞粘附,激活凝血系统,释放各种炎症因子。

      本研究选择CD62P、CD63、PAC-1,这3个指标作为目前评价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用流式细胞仪精确测定结果,采血时选用抗凝全血标本,并且用量极少,使血小板体外影响少,较以前评价指标(血小板聚集试验、血浆血小板第 4因子和 β血小板球蛋白测定)准确。本研究表明肾病综合征患者CD62P、CD63、PAC-1均较正常高,说明肾病综合征存在血小板活化现象。血小板活化后,血小板黏附聚集活性增强,形成微血栓,这是易出现血栓并发症原因之一。血小板活化也可促进肾小球炎症反应,可促进肾小球病变加剧,进而肾小球硬化。肾病综合征常伴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也呈活化状态。本结果表明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组比肾病综合征不伴高血压组血小板活化功能更强,说明肾病综合征和高血压这两个血小板活化因素可相互促进,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血小板活化更明显,可能更易发生血小板聚集从而形成血栓;提示肾病综合征应积极抑制血小板活化,尤其伴有高血压患者,更应积极抗血小板活化。

      【参考文献】

      1 涂晓文 ,张爱平 ,尹格平 ,等. 粘附分子P选择素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01, 11(1):37~41.

      2 吴建国,林慧君,吴茅,等.血小板活化与高血压分期、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检验医学,2004,19(6):538~540.

      3 Michelson AD, Barnard MR, Krueger LA,et al.Evaluation of Platelet function by flowcytometyy.Methods, 2000, 21(3):259~270.

    ↑上一篇:791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下一篇:IgA肾病患者小动脉壁增厚原因的初探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