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9-17  浏览次数:720次

    作者:杨丽丽 张 敏    作者单位:黄陵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摘要】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单用甲钴胺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将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葛根素注射液,同时口服甲钴胺500μ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甲钴胺500μg。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葛根素 甲钴胺

    资料与方法

        2005~2007年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48~78(58.6±8.7)岁,病程4~16(9.7±2.4)年。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50~76(59.6±9.3)岁,病程2~18(10.0±2.3)年。均符合下列条件:①经饮食和药物治疗使空腹血糖<8.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0mmol/L;②四肢感觉异常、麻木、疼痛、蚁行感等,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③肌电图显示正中神经和(或)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5m/秒和(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0m/秒;④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神经损害;⑤排除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损害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均给予饮食控制配合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到满意水平。治疗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同时口服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500μ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甲钴胺500μ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1]:①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腱反射恢复正常;②有效:自觉症状减轻,腱反射未完全恢复正常;③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或加重,腱反射无改善。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使用DISA1500型肌电图仪,每例患者治疗前后测定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临床疗效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57.8%比较,组间非参数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后两组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更显著,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治疗组、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肝肾功能均无异常。

        讨  论

        DPN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认为该病是血管功能障碍、代谢紊礼、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有不少证据提示神经的血供不足是引起神经病变的重要因素,通过改善供血可使神经病变有所好转。采用葛根素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并与单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姚庆春,赵秀云,夏艳丽,等.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分析.中国糖尿病杂志,1997,4(3):240.

    2 张德刚,许俊华,赵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临床荟萃,2006,21(23):1746-1747.

    ↑上一篇: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诺和灵联合二甲双胍、文迪雅治疗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