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健脾益气泄浊法治疗尿毒症性营养不良恶液质综合征

    发表时间:2011-05-24  浏览次数:973次

      作者:刘平夫 作者单位:吉林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关键词】 尿毒症性营养不良恶液质综合征;病机 辨证论治 健脾 益气

      尿毒症性营养不良恶液质综合征是指慢性肾衰竭(CRF)营养不良患者中表现为恶液质的一部分病人。尿毒症患者中表现为恶液质者约占40%,它是尿毒症透析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慢性肾衰竭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恶液质是较严重营养不良,并以脂肪、肌肉组织大量减少、体重显著下降为突出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恶液质与一般营养不良有明显不同,它不是单纯的营养素摄入不足,往往伴有炎症状态和蛋白质分解过多。由于营养物质摄入过少与消耗过多并存,因而造成多种营养素的负平衡。

      1 病机分析

      “尿毒症性营养不良恶液质综合征”属于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在这阶段所表现的症状十分杂乱,但突出的表现是气虚、中气不足的症状,如极度乏力,食少甚无食欲,懒言,气短等,故辨证的主要着眼点应该放在脾肾两虚上。肾脏衰败,脾土失于温煦,无力运化水谷精微,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既衰,饮食不进,化源不足,中气下陷,势必导致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失于濡养,最终全身衰竭。正如李东垣所谓:“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胃气下滞,五脏气皆乱”。由于五脏气血俱虚,水湿停聚,气血瘀滞,由此导致临床出现形体消瘦、乏力、气短、食少或无食欲、懒言、便溏、畏寒、自汗、肌肤甲错,面色晦暗或有口干、低热、便秘,严重者可出现尿少、浮肿、气喘、胸闷、不能平卧等症状。

      2 治疗用药

      尿毒症患者肾已衰败,全赖脾脏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以滋养,如今脾肾俱衰,水谷不进,化源枯竭,因此恢复胃气成为治疗的关键。只有脾气健旺,食欲增加,化源充足,诸脏虚损才有可能得以改善,因此尿毒症性营养不良恶液质综合征的治疗应侧重在健脾益气、泄浊方面,重在恢复胃气,增加食欲,提高病人体质。基本方: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麦芽、黄连、干姜、桂枝、白芍、大黄、白蔻仁、丹参。胸闷、气短加葶苈子、大枣、桑白皮,腹胀加大腹皮、陈皮、槟榔片,恶心、呕吐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口干苦、手足心热加牡丹皮、生地、地骨皮、沙参。

      3 病案举例

      王某,男,72岁,病例号:371674。2005年3月20日由肾内科转入我科,入院诊断: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继发性贫血,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血生化检查:CRE:1 180 μmol/L,BUN:56 mmol/L,血常规RBC:1.56×1012/L,HB:68 g/L。B超示大量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该病人入院时一般状态极差,消瘦,极度营养不良,无食欲,乏力,不能行走,气喘,不能平卧,便溏,畏寒,脉弦细,舌淡红,苔薄白。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由于病人身体极度虚弱,导致多次透析过程中断,予以静点白蛋白亦无改善。根据舌、脉、临床症状,中医辨证考虑为气阴两虚,淫邪停聚。处方:党参25 g,白术15 g,茯苓50 g,甘草15 g,麦芽30 g,黄连10 g,干姜10 g,桂枝10 g,白芍15 g,大黄10 g,丹参10 g,葶苈子12 g,大枣12枚,大腹皮25 g,半夏10 g,生地25 g,猪苓30 g。每日1剂,水煎服。以上方加减治疗半年余,病人体质逐渐改善,体重增加,食欲旺盛,能接受系统血液透析治疗,胸腹水减少,能近距离自行散步、活动。

      4 体会

      笔者以健脾益气泄浊法为主治疗本病,收到了满意的疗效。本法可以增强病人食欲,明显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并为长期接受正规血液透析治疗打下基础治疗[23]。

      【参考文献】

      [1]郑法雷.尿毒症性营养不良恶液质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防治[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1):13.

      [2]俸贵荣.中西医结合治疗梗阻性肾功能衰竭70例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17(1):1819.

      [3]杨 明,姚旭英.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107.

    ↑上一篇: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下一篇:心脏超声对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不同心功能状态的临床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