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中药学》

经方剂型变换的规律及对方剂效用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12-11  浏览次数:910次

引 用:

蔺鹏飞,李博,付少锋.经方剂型变换的规律及对方剂效用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1,24(4).

关 键 词:

方剂 ,剂型

作者:

蔺鹏飞,李博,付少锋

作者单位:

出版年份:

2011

期刊页数:

收录者:

知网,万方

摘要:

方剂在施于病体之前,根据药物性能、病机及治疗需要而加工成各种形态,谓之剂型,不同剂型对药物功效之发挥有不同的影响,也就是炮制的第二层含义。据我国现存最早的医药文献《五十二病方》,可知早在战国时代,我们祖先已经知道运用汤、酒、丸、丹、膏、灸、熏等不同剂型。《本经》总结西汉以前关于药性与剂型之经验,谓:“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可违越。”仲景《金匮玉函经》指出:“若欲治疾,当先以汤洗涤五脏六腑,开通经脉,理导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槁,悦人皮肤,益人气血。水能净万物,故用汤也。若四肢病久,风冷发动,次当用散。散能逐邪风湿痹,表里移走,居处无常处者,散当平之”;“丸能逐沉冷,破枳聚,消诸坚症,进饮食,调营卫。[1]26”笔者从《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251首方剂选用的剂型入手,结合现代药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总结了仲景在剂型的选择及对方剂效用影响的规律。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