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查询

年~到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3例临床分析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3例临床分析
    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 收集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收住我科的13例确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3例病例中84.6%,有明确的病因,其中非感染性因素占...
  • 黄芪总黄酮对豚鼠心室肌细胞ATP敏感的钾电流的作用
    黄芪总黄酮对豚鼠心室肌细胞ATP敏感的钾电流的作用
    中药黄芪具有显著的益气强心作用。在临床上除了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外,还能够治疗高血压、低血压、病毒性心肌炎、肾炎、脑梗死、心律失常等[1]。现代药理研究分析,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以及氨基酸类等。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与远期死亡率和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与远期死亡率和心力衰竭...
    评估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ACS患者的资料并检测其CRP水平。入选患者随访3年,内容包括死亡,因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而再次住院情况。结果 共有...
  • 心源性脑栓塞并左上肢动脉栓塞自行再通1例
    心源性脑栓塞并左上肢动脉栓塞自行再通1例
    动脉栓塞的栓子可为血栓、动脉硬化斑块或碎片、细菌 性纤维素凝集物、空气、肿瘤组织、脂肪、子弹、折断的导丝、 导管尖、羊水等,但以血栓最为常见。后者大多来自心血管系统,特别是左心室。心源性栓塞是血栓最常见的来 源,据文献报道占86%~9...
  • 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晚电位和QT离散度 同时检测的临床意义
    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晚电位和QT离散度 同时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晚电位和QT离散度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6例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第4周后进行同步描记12导联心电图心室晚电位检测后,随即行QT间期检测,测定QT离散度。比较两组心室晚电位阴性与心室晚电位阳性患者的QTd及心律失...
  • 血管紧张素Ⅱ和去甲肾上腺素致心肌肥厚作用的实验研究
    血管紧张素Ⅱ和去甲肾上腺素致心肌肥厚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比较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去甲肾上腺素(NE)致SD大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蛋白合成作用的特点及机制,探讨AngⅡ和NE受体拮抗剂对心肌肥厚的逆转作用。 方法 检测心肌细胞 3 H-leu掺入和心肌成纤维细胞 3 H-TdR掺...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