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查询

年~到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 术中抢救心脏骤停患者1例体会
    术中抢救心脏骤停患者1例体会
    术前仓促。术前询问病史不全面,曾有发作性胸闷、气短、心悸病史,含服速效救心丸即能缓解,故虽然术前心电图正常,并不能保证没有冠心病病史。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生房颤的机制探讨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生房颤的机制探讨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是血栓栓塞及心功能恶化。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房颤的发生率可达40%~50%,二尖瓣病高于主动脉瓣病,二尖瓣关闭不全高于二尖瓣狭窄[1]。关于房颤发生的机制涉及的两个主要问题是...
  • 血管内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超声(IVUS)可以提供高分辩率的冠状动脉管腔和斑块的横界面图像和冠状动脉斑块和管壁的详细信息(包括斑块的体积、成分、钙化情况,是否稳定,有无破裂,血管壁体积和形态等)成为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有力武器。近来,IVUS研究揭示出胆固醇...
  •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估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患 者随机分为接受溶栓联合PCI治疗组和直接PCI治疗组,比较血管再通率、从疼痛到血管再通时间、病死率、主要心血管事 件发生率...
  • 饮食结构变化诱导SD大鼠肥胖及血压变化的机制
    饮食结构变化诱导SD大鼠肥胖及血压变化的机制
    目的 了解饮食结构变化对正常大鼠代谢及血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高脂组和对照组。以脂肪占热卡53%饮食喂养5、10周,观察实验大鼠收缩压、体质量、腹部脂肪量和空腹血糖、血脂及胰岛素...
  • 踝臂血压比值异常对老年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价值
    踝臂血压比值异常对老年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价值
    探讨踝臂血压比值异常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2例行颈动脉内膜测量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ABI测量。结果 踝臂血压比值0.9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67.7%、漏诊率为17.8%、误诊...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