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和手工制混合浓缩血小板的质量 比较
发表时间:2015-02-13 浏览次数:1346次
随着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在国内的普及推广,单采血小板用量逐年上升,手工制备的血小板逐年下降,造成全血中的血小板被大量浪费。国外尤其是欧洲国家,手工采集的血小板始终占血小板用量的大多数。单采无偿献血者招募相对困难,单采血小板已不能满足临床日益增加的需求,为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从全血中制备浓缩血小板可以缓解单采血小板的不足,叉充分利用了宝贵的血液资源。本站对机制混合浓缩血小板和手工制混合浓缩血小板产品进行比较。
材料与方法
1 血液来源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184672012《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无偿献血者,利用五联袋采集400ml全血,按照浓缩血小板制作规程用于分离制各浓缩血小板。
2 仪器设备和主要器材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Q400ml(山东威高)、大容量低温离心机6000i(德国)、TACEⅡ+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泰尔茂)、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KX21N(日本)、改良Neubauer血细胞计数板、XSPBM2C双目生物显微镜(上海)、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XHZ1lB型(苏州)、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输血器FTsPL310(南京双威)。
3方法
3.1 五联袋采集的400ml全血,血液的采血流畅,3~5min采集完毕,所有血液均无凝块,采集后置于18~26C暂存2~4h。随机选取符合上述条件的400ml全血,以22C、2100g、14min重离心备用。将上述重离心分离好的400ml全血随机分为机制组和手工组。
3.2 机制组采用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泰尔茂)分离,分离机设置白膜层43g,总重量93g分离出白膜层;根据工作人员的目测,手工组用分浆夹按照操作规程先将上层血浆30~50ml置于转移袋中,然后分离约35ml白膜层。
3.3 将两组分离制备出的白膜层于22C血小板振荡保存箱中保存,制备成浓缩血小板,等待检验结果;报告合格后,随机分别选取机制组和手工组浓缩血小板各36袋,各组每6袋ABC)同型血小板,采用无菌接口机(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输血器材FTSPI'310)汇集和过滤成一大袋(12单位)浓缩血小板,然后经22C、285g、10min轻离心去除红细胞,汇集为1个治疗量血小板(12单位),置于22C血小板振荡保存箱中保存24h后分别抽取样本进行质量检测。
4 质量控制项目
包括血小板容量、血小板产量和红细胞残余量。
5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形式,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资料/检验。质量比较见表1,汇集后机制混合浓缩血小板与手工混合浓缩血小板质量比较见表2。
结果
汇集前机制浓缩血小板与手工制浓缩血小板比较
讨论
开发无偿献血者捐献的全血中的血小板,可以有效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降低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l],缓解血小板供不应求的尖锐矛盾。全血中分离白膜获得血小板,还可以降低红细胞保存后微聚物的形成,降低了受血者发生肺部、脑部栓塞的危险性,减少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2]。有研究表明[3J混合浓缩血小板输注后1h和24h后CCI值高于机采血小板。在机采血小板紧缺的情况下,外科手术、一般性血小板减少症等适合病例应用机制混合浓缩血小板,其质量更稳定,具备更为广阔的前景。从表1和表2的质量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制各的混合浓缩血小板质量均可达到国家质量要求I,机制混合浓缩血小板容量浮动小(P<0。05),血小板产量也显著高于手工制各的混合浓缩血小板(P<0,01)。手工分离白膜分离过程中因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差异性大,挤压手法和目测阻断血流的时机不易统一,随机误差相对增多,从而造成血小板的容量和数量差异性更大,不利于进行质量控制。T—ACEⅡ+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采用高角度挤压装置,稳定地顺着血袋的形状挤压,血液成分分离更彻底,避免挤压死角手工血小板回收率高,采用11个光线探测器和流速调节器提供迅捷、细致地探测功能.从而控制制备过程及所需成分的分离精度,能严格控制血小板内红、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混人量,重复性高且十分稳定,解决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和差错,使手工分离血小板实现了自动化、标准化。采用血液成分分离机是提高血液成分分离精度的一种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培华,主编,输血技术EM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9,
2 欧阳锡林,刘景汉,黄宁.等悬浮红细胞保存过程中高浓度血小板一白细胞聚合物的形成及其预防措施E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12):1096,
3 吕毅,郝宁岚.王艳.等手工分离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质量及输注疗效的对比研究中国输血杂志,2008,21(9):690-69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ESGB18469—2012.
(收稿日期:20140120)
(本文编辑: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