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分布异常原因分析及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5-13 浏览次数:922次
血小板计数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结果的准确性对于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着决定性作用。希森美康公司的血球计数仪在我国具有最大的市场占有率,其血小板计数检测采用电阻抗法(PLTI)和核酸荧光染色法(PLTO),使血小板检测避免了细胞碎片、小红细胞的干扰,并对巨大血小板检测具有特异性[1]。有多项研究表明,血小板计数采用核酸荧光染色法可以纠正电阻抗法由于小红细胞干扰引起的假性升高,提供的计数结果与ICSH 推荐参考方法手工法无差异[2]。在日常工作中,会发现仪器报告“血小板分布异常”时,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三项数据不能报告,与之关联的红细胞报警常见红细胞碎片、红细胞大小不均等,与之相应的血小 板直方图变化常见曲线右侧尾部呈异常上翘伸展状,提示有比正常血小板体积大的颗粒存在。本文针对此类仪器报告“血小板分布异常”标本的特征及PLTI和PLTO 法的计数差异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所用样本均为本中心检验部常规标本。受检者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 mL,置于EDTAK2 真空抗凝采血管,混匀,室温放置,所有检测均在采集标本后2h 内完成。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血常规检测样本340例,性别年龄不限。根据能否报告PLCR、MPV 和PDW三项数据分为两组,其中不能报告以上三项数据的血小板分布异常标本83例,可报告以上三项数据标本257例。
1.2 仪器与试剂 SysmexXE5000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
1.3 方法
1.3.1 检测方法 按要求对SysmexXE5000 血液分析仪进行校准,并进行每日质控,结果在控。PLTI采用仪器第3 模式(CBC+DIFF)进行检测,PLTO 采用仪器第4模式(CBC+DIFF+RET)进行检测。
1.3.2 血小板分布异常标本特征分析 将83例血小板分布异常标本和257例血小板分布正常标本的MCV、RDW、PLTI和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4 项进行非配对t检验,观察有无统计学差异,从而得到血小板分布异常标本的一般特征。将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组合,设定临界范围,分析此临界值预测血小板分布异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1.3.3 血小板分布异常标本PLTI和PLTO 计数差异分析 血小板分布异常标本PLTI法和对应的PLTO 法血小板计数值进行配对t检验,观察有无统计学差异,初步评价PLTI法与PLTO 法血小板计数值的差异与以上4 项参数之间的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全血细胞数据均以表示,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各组间细胞参数采用配对狋或独立样本狋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小板分布异常标本特征 将MCV、RDW、PLTI和IPF%这4项可能与血小板分布异常有关的参数在血小板异常分布和正常分布的分组进行非配对狋检验。结果见表1,两组MCV、RDW、IPF%和PLTI非配对狋检验后p<0.0001或等于0.0002。这表明血小板分布异常可能与小红细胞、红细胞分布不均、红细胞碎片、PLT 减低和网织血小板计数升高有关。IPF%≥7.0%作为临界值,预测血小板分布情况与仪器报告实际报告情况的关系,结果见表2(见《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网站主页“论文附件”)。预测的敏感度为69/83=83.1%,特异度为224/257=87.2%且同时满足两项或以上条件的样本,血小板分布均报告异常。
2.2 血小板分布异常标本PLTI和PLTO 法计数差异 由于以测量颗粒大小为基础的电阻抗法容易受到以上影响血小板异常分布的几项因素的影响,而核酸荧光染色法因采用了DNA/RNA 核酸荧光染色,对细胞碎片、小红细胞、巨大血小板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3]。因此,针对血小板分布异常样本进行电阻抗法PLTI和光学法PLTO 计数差异分析。结果如图1,两种方法PLT 值进行配对狋检验,结果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01),PLTI法计数结果平均比PLTO 法高约20。然而,在83例样本中,存在29 例样本其PLTI计数结果小于PLTO,与83例样本的统计结果趋势并不相符。在分析该29例样本及另外54例样本的特征后,见表3,发现MCV、RDW、PLTI和IPF%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 例PLTI小于PLTO 的样本,血小板计数值(PLTI)更低,IPF%更高;54例PLTI≥PLTO 的样本,MCV 更低、RDW 更高。
3 讨 论
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PLCR、MPV 和PDW 这三项血小板参数不能报告的情况,通常提示为血小板分布异常[4]。针对影响血小板计数和分布异常的几项参数,包括MCV、RDW、PLT 计数值和IPF%进行了血小板分布异常组和正常组的比较。发现与血小板分布正常组相比,血小板分布异常组的平均MCV 更低、RDW 更高、PLT 值更低、IPF% 更高,差异均极显著。为了进一步证实以上4项参数与血小板分布异常的关系,在4个项目中均设定临界值并组合,满足任一条件则预测为血小板分布异常,4项条件均不满足,则预测为血小板分布正常,预测结果与实际仪器输出结果进行比较。以MCV≤65.0fL、RDW≥25.9、PLTI≤50×109/L 和IPF% ≥7.0% 作为临界值,预测的敏感度为83.1%,特异度为87.2%。并且当样本同时满足两项或以上条件时,血小板分布均报告异常。这表明血小板分布异常确实与样本本身存在红细胞体积明显减小、红细胞大小显著不均或破碎、血小板明显减低和网织血小板比例升高有关。SysmexXE5000在红细胞/血小板检测通道采用鞘流电阻抗(PLTI)、在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采用核酸荧光染色结合流式法两种方法(PLTO)计数血小板。鞘流电阻抗法每次可检测20~25 万个细胞,能有效避免细胞重叠、侧向或返流通过检测部产生的脉冲误差,使检测结果重复性好,精密度高,成本低,并可得出直方图报告。但不能分辨颗粒内部结构和形态,如小红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碎片使结果假性增高、大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凝集血凝块形成可假性减低。因此,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激光流式法因采用了DNA/RNA 核酸荧光染色,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检测颗粒细胞内部结构和形态分辨不同性质的颗粒细胞提高了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对血小板的形态鉴别能力强,临床样本如出现较多的细胞碎片、小红细胞、巨大血小板样本时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56]。造成血小板分布异常的4项参数,同时也会影响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因此,对血小板分布异常标本进行了PLTI法和PLTO 法血小板计数值的配对t检验,发现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发现,其中29 例样本PLTI计数结果小于PLTO,其PLTI更低,IPF% 更高;而其余54 例PLTI≥PLTO 的样本,MCV 更低、RDW 更高。因此,以上4项参数在不同方向上造成PLTI法与PLTO 的差异,影响PLTI法计数的准确性。PLT 减低、未成熟血小板比率升高易造成电阻抗法PLT 假性降低;小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一、红细胞碎片易造成电阻抗法PLT 假性升高[7]。临床上为提高PLT 的准确性,对血小板分布异常标本应使用核酸荧光染色法报告结果,以排除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未成熟血小板、PLT 减低对电阻抗法PLT 的干扰。
参考文献
[1] BriggsC,HarrisonP,MachinSJ.Continuingdevelopmentswiththeautomatedplateletcount[J].IntJLabHematol.2007,29(2):7791.[2] 梁瑞莲,周远青,唐跃华,等.小红细胞对不同原理血液分析仪的血小板计数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7):698699.
[3] 元幼红,徐卫益,陈保德.XE2100血液分析仪光学法血小板计数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 (10):25262527.
[4] 李友琼,覃桂芳,阳文辉,等.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正常而其他参数不显示的原因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2):14901491.
[5] FieldD,TaubeE,HeumannS.PerformanceevaluationoftheimmaturegranulocyteparameteronthesysmexXE2100automatedhematologyanalyzer[J].LabHematol,2006,12(1):1114.
[6] TrabuioE,ValverdeS,AnticoF.Performanceofautomatedplateletquantificationusingdifferentanalysersincomparisonwithanimmunologicalreferencemethodinthrombocytopenicpatients[J].BloodTransfus,2009,7(1):4348.
[7] 杨学敏,李光迪.未成熟血小板比率、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方法比较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7):867868.
(收稿日期:201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