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磺胺甲唑致小儿泌尿道症状13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1-07 浏览次数:706次
复方磺胺甲唑致小儿泌尿道症状13例临床分析作者:余靖 【关键词】 泌尿道 磺胺药物作为广泛用于呼吸、消化及泌尿道炎症的广谱抗生素,其不良反应如重症皮疹、贫血等已众所周知,但其致下泌尿道症状的报道尚少。我院2000~2002年共收治13例患儿,均为服用复方磺胺甲唑后出现泌尿系症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3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男10例,女3例,年龄3~11岁。原发病为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13例患儿原发病和服磺胺药后泌尿系症状见表1。 表1 13例患儿的原发病和服磺胺药后泌尿道症状 (略) 原发病诊断参照《儿科诊断治疗学》确定。13例患儿小便常规有10例显示酸性,pH在6.2~6.4之间,3例pH在6.8~7.0之间;6例有少量结晶盐,2例伴血尿者为镜下血尿,其尿红细胞形态学正常。13例患儿均为服药2次以上发生症状,停药1天后症状缓解或消失。2 典型病例报告 例1:男,3岁7个月,因咳嗽、流涕3天,于2000年5月12日家长给其口服复方磺胺甲唑片(商品名:新诺明,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生产,批号9911012),每次0.25g,1日2次。服药2次后尿道口出现疼痛,伴尿频,每次解完小便后自觉尿道口痒,其症状交替出现,家长未引起注意,继续服药2次,上述症状加重,来我院求治。查体见尿道口红肿,无包茎及包皮过长,包皮内(翻起)无尿垢,查尿常规pH6.8,尿结晶少许,疑为磺胺副作用引起,嘱停服磺胺,多饮水,1天后上述症状消失。半年后(2002年12月8日)患儿因腹泻(在外婆家)给予口服磺胺2次,(每次0.25g)当晚又出现类似症状:尿道口痛痒。次日即停药,大量饮水,1天后症状消失。 例2:男,6岁,因腹泻2天来门诊,查大便常规示“肠炎”给予口服复方磺胺甲唑片(广州白云山制药公司生产,批号0209004)每次0.5g,每日2次。服药后第2天腹泻次数减少,但出现尿频,尿道口痛、痒等症状,遂以“腹泻病、泌尿道感染待查”收入院。入院后查尿常规示:pH6.4,尿结晶盐阴性,无其它异常。停用口服磺胺后改静脉用头孢噻肟钠,次日患儿尿道症状消失,后因家长再次给其口服磺胺2次,当晚又出现类似症状,停药后即消失,得以证实为复方磺胺甲唑的副反应。3 讨论 复方磺胺甲唑致下泌尿道副作用的报道尚少。此组患儿出现下尿路症状的原因考虑为:(1)此药自尿中排泄,尿中乙酰化率较高,容易导至尿酸性增高,尿垢增加致尿道刺激症状出现。(2)此药在尿中溶解度低,易致结晶尿,血尿、需与碱性药同服,这在喜饮弱酸饮料的儿童患者中很难做到。故可使尿酸度增加,出现上述症状。(3)男性患儿尿道细长,加上包茎及包皮的影响,更易受到上述因素影响,这也可能是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在近3年工作中发现13例提示其发病率不低,但未引起足够重视,其原因考虑有以下几点:(1)患儿的原发病为非泌尿道感染者,用药后出现泌尿道症状易引起注意,而原发病为泌尿道感染者,用药症状加重易误认为是药物效果不佳,改换其他抗生素,而未引起重视,造成漏诊。(2) 本组患儿中男性患儿占多数,且尿常规除尿酸增高外,无其它明显异常,易将此类症状归类于包茎、包皮过长、尿垢刺激等非药物反应引起的尿道症状中。(3)磺胺类药物对小儿泌尿道感染的疗效在医务人员的心目中一直持肯定态度,在治疗泌尿道感染时即使出现泌尿道症状也易从用药时间不够、剂量不足、个体差异疗效欠佳等方面考虑,从而出现尿常规异常得到控制,患儿症状却加重的难以解释的结果。(4)重视磺胺类药物的皮疹、贫血、恶心、尿结晶盐多等方面的副作用,而对出现的下泌尿道副作用认识不够。本组报道提示:对儿童在泛用磺胺类药物的过程中出现泌尿道症状应引起足够重视,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尤其对于泌尿道感染的患儿用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者应首先考虑不良反应,予以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