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血液病学》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8-09  浏览次数:475次

  作者:姚伟,殷献录,李静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血液科

  【摘要】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ATRA联合As2O3治疗初治APL共16例,As2O3 0.1%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静脉滴注,持续4~6 h,1次/d;ATRA25 mg/(m2·d)分3次口服,根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维甲酸综合征以及肝功能变化调整ATRA和As2O3的剂量,观察CR率、获得CR所需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 16例初治患者中,仅1例因剧烈头痛(排除脑出血)退出,其余15例均达到CR,CR率达到93.8%,取得CR的平均时间是(26.9±4.3)d,均无早期复发并持续完全缓解,且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毒副作用并未增加。结论 双诱导治疗APL具有疗效好,达CR时间短,副作用少,无病生存时间长得优点。

  【关键词】 白血病,粒细胞,急性,维甲酸,三氧化砷

  近年我国先后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以来,APL的CR率已达85%以上,且近年国内外两药联合治疗APL取得更好的疗效,为此,我们用ATRA联合As2O3治疗16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为2005年9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初治APL患者,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9~63岁,平均年龄39.3岁。诊断均符合FAB标准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3[1]型。12例APL患者做PML-RARα融合基因检查均阳性,1例染色体为46,XX,t(15;17)(q22;q21),11q-/46,XX,t(15;17)(q22;q21),-4,+mark。其余11例均为t(15;17)(q22;q21)染色体易位;临床表现有皮肤黏膜出血、发热、乏力,舌及口腔溃疡等。实验室检查:4例患者有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异常,其余12例患者PT及APTT均正常;初诊时外周血WBC(1.0~5.7)×109/L;PLT(29~61)×109/L,根据GIMEMA危险分层法(即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2例低危患者,14例中危患者。

  1.2 治疗方法 16例患者给予维甲酸(ATRA)加亚砷酸(As2O3)双诱导,As2O35~10 mg/d,溶解于5%葡萄糖500 ml静滴,同时口服ATRA30~40 mg/d,分3次口服,根据外周血血细胞计数,维甲酸综合征以及肝功能变化调整ATRA和As2O3的剂量,直至骨髓象示完全缓解为止。缓解后给予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或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或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交替治疗4~6个疗程,然后,ATRA与As2O3交替治疗。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本组16例APL患者除1例于治疗第7天,出现剧烈头痛(有CT检查排除了颅内出血)而自动出院,其的应激状态,出现高血糖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高血压糖时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细胞内水分移至细胞外,血钠可稀释,同时高血糖致排钠量增加。余15例至今仍持续CR,CR率93.8%(15/16),取得CR所需平均时间为(26.9±4.3 d)。

  2.2 实验室检查 在治疗后1~2周内,10例患者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占62.5%(10/16),最高达37×109/L,WBC到达高峰的时间为4~18 d,原始细胞及早幼粒细胞也一过性升高,对于高白细胞的患者给予羟基脲治疗,白细胞下降至10×109/L即停用羟基脲,血小板均与治疗1周后开始逐渐提升,多于25~30 d至正常,在治疗前有4例出现出凝血时间(PT,APTT)延长,占25%(4/16),于治疗后第1至第2周均恢复正常。

  2.3 不良反应 16例APL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除有1例出现剧烈头痛,难以忍受,放弃治疗外,其余15例均能完成治疗。1例(6%)出现轻度呼吸困难、浮肿等维甲酸综合症的表现,予地塞米松及利尿剂应用后好转;肝功能损害4例(25%),给予调整剂量并加用保肝药物且坚持应用As2O3至疗程结束;口唇干燥5例(31.3%);恶心,呕吐,腹胀不适5例(31.3%),予止吐药及胃肠动力药应用后好转;关节,肌肉酸痛等不适3例(18.8%),未特殊处理后逐渐好转;随访发现皮肤色素沉着3例(18.8%)。

  3 讨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具有特异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改变,这也成为了ATRA和亚砷酸的作用靶点。两者单独用药治疗APL取得了很高的缓解率。美国11个癌症中心[2]对346例初诊的APL患者随机采用ATRA和化疗治疗,并比较二者的疗效。化疗组174例患者使用常规DA方案这,ATRA组172例患者口服ATRA45 mg/m2·d。CR后2组均给予DA方案和大剂量AraC方案各1个疗程作为巩固治疗此后仍CR的患者,不管最初的诱导方案如何,均随机接受45 mg/m2·d的ATRA维持治疗1年或停药观察。结果示:DA组和ATRA组的CR率分别为69%和72%。在对生存期影响的研究中,48例应用DA诱导ATRA维持者,19例复发,1、2、3年的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77%、61%和55%;46例应用ATRA诱导和维持者中,10例复发,1、2、3年的DFS分别为86%、75%和75%。这表明ATRA作为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的主要药物,能有效地提高APL患者的长期DFS,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张鹏等[3]曾报道单纯用亚砷酸治疗APL患者,其CR率90%。Mathews等[4]报道,应用亚砷酸治疗APL患者缓解后CR后,对亚砷酸的远期疗效研究证明了2年的DFS的63.7%。研究认为,ATRA与白血病细胞上的维甲酸受体(RAR)相互作用后影响了白血病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的平衡,诱导早幼粒细胞分化成熟。亚砷酸对APL细胞具有剂量依赖性诱导细胞凋亡和部分分化的双重效应。亚砷酸联合ATRA不仅具有协同促分化作用,且无交叉耐药性,并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敏感性[5]。2004年Shen ZX(沈志祥)等[6]研究报道,将61例初治APL随机分为3组:ATRA治疗组、亚砷酸治疗组及ATRA联合亚砷酸组。结果,虽然CR率在3组相似(≥90%),但达到CR时所需要的时间,联合组比ATRA组、亚砷酸组短(P<0.05),而且,获得CR时,通过RT-PCR定量监测PML-RARα融合基因,其下降幅度也较其他组明显(P<0.01)。2006年Liu YF(刘元昉)等[7]比较了初治APL患者应用ATRA、亚砷酸联合治疗与ATRA联合化疗的长期疗效,结果显示,ATRA、亚砷酸联合治疗与ATRA联合化疗的4年DFS和4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4.2%、98.1%和45.6%、83.4%。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16例初治APL应用ATRA和亚砷酸联合治疗,除1例中途退出外,其余15例均获得CR。获得CR的时间平均为(26.9±4.3)天,与文献相似。持续CR时间最长达48个月,且全部病例至目前均持续缓解,其远期疗效明显。ATRA的主要不良反应有高白细胞综合征、黏膜干燥、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骨骼疼痛、肝功能损害等,亚砷酸也有类似不良反应,主要有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皮疹、肝功能损害,二药联合使用后其不良反应是否加重,从本文的观察结果来看,除1例发生剧烈头痛外,其余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中断或影响治疗。但由于本文选择的病例均为中、低危的患者,对于高危患者的疗效如何,需要临床上进一步总结观察。有的学者建议高危患者除了亚砷酸联合ATRA外,再加用吉妥单抗。

  总之,初步的观察结果已显示双诱导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提高APL患者的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延长无病生存时间,且毒副作用基本可以耐受。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86289.

  [2] TallmanMS AndersenJW, SchifferCA, et al. Alltrans retinoic acid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J]. N Engl J Med, 1997,337(15):10211028.

  [3] 张 鹏,王树叶,胡龙虎,等.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近期疗效观察[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03,24(1):2527.

  [4] Mathews V, George B, Lakshmi KM, et al. Singleagent arsenic trioxide in th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durable remissions with minimal toxicity[J].Blood,2006,107(7):26272632.

  [5] Gianni M, Koken MH, ChelbiAlix MK, et al. Combined arsenic and retinoic acid treatment enhances 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sis in arsenicresistant NB4 cells[J]. Blood, 1998,91(11):43004310.

  [6] Shen ZX, Shi ZZ, Fang J, et al. All-trans retinoic acid/As2O3 combination yields a high quality remission and survival in newly diagno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J]. Proc Natl Acad Sci US A,2004,101(15):53285335.

  [7] Liu YF, Zhu YM, Shi ZZ,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confirms the benefit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and arsenic trioxide(As2O3 )as front line therapy for newly diagno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bstract][J]. Blood,2006,108:170a Abstract 56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